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力教育
——对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相融合的理解
内容概要:新时期的学校教育是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中进行,学校必须加强与社区教育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充分发挥社区的育人功能,努力营造和谐育人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结合社区环境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是一项多样性工程,学校教育必须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协调,形成和谐体系,从而在教育过程中承担重要的作用。
新时代所提倡的现代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而是社会化的大教育,是终身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已实践多年,成效卓著,但单靠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力量不足以教育好学生。当前,随着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社区教育是成为社区的一项重要职能,社区教育将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补充与发展。于是,学校教育应当与社区教育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充分挖掘并发挥社区的作用,将其作为全面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
新时期的学校教育是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中进行,各种因素制约和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德育与社区外部环境的矛盾更加凸现,单靠学校封闭式的教育已行不通。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传统教育的弊端日见彰显,学生自主能力差、依赖性强,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切与我们的教育脱离学生实际,缺乏社会生活的磨练密切相关。因此,学校必须加强与社区教育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充分发挥社区的育人功能,努力营造和谐育人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从文化学的视角观察,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建构过程。人是社会的人,学校的学生也受到社区、社会的影响,应当将校内教育放在社会文化背景中去考虑,尊重文化传统,与社会广阔的文化背景接轨,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人类社会最原始的教育形态实质上是一种社区教育。它主要是伴随着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所进行的有意识的思想、知识、经验技能的传授以及人的培养而产生的。在没有出现文字以前,人类的社会教育是教育当中最为基本的形态,主要是通过一些社会性的活动如生产、祭祀来进行生活生产经验的传授。在出现文字之后,社会教育逐渐的为学校教育所取代,改变了其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学校教育成为了新的教育形式的主导。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打破围墙,充分利用社区的各种资源,使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和学习来自社会的最真实的经验和认识。加强社区教育 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发挥社区教育功能,净化社区环境,共同营造良好育人氛围,这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保证社会安定团结的需要。
社区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城市的主要构成,大部分的城市青少年都是生活在社区中的,学生的在校时间不足全年的三分之一,其余时间,尤其是节假日,都是在他们生活的社区内度过的。社区是学生活动、娱乐、学习的重要阵地,是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地方,如阅览室、
电脑室、放映室、书画室,给学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场所。在实践活动中发挥学生特长,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自主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只有处于一种平等、宽松的交流与互动中,思维才容易被激活,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才容易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社区教育这个概念在国际上被正式确立和广泛应用已有百
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力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