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素质教育的提高和实施为美术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更加明确了美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美术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对德育同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美术教育;素质教育;地位;作用
中图分类号::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262-02
美术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素质教育,通过美术教育去提高学生素质,主要的途径还是学校教育。目前,要真正确定美术教育的学科地位,全面发挥美术教育功能,还必须对美术教育有一个全面而明晰的认识。
在美术教学大纲中有这样的表述:中小学美术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里既明确了美术教育的作用,又指出了美术科与学校美育、智育、德育诸方面的关系。美育,是以美的对象和美的形式存在为内容进行的美感教育。旨在培养提高人对自然、社会和文艺的鉴赏能力,陶冶情操,使感情、思想及以健康协调地发展并促进人的高尚道德行为的形成。
在美术教育中,体现美育的,大多以发展学生的智能、发展学生的情商和现实、丰富学生的素质为主,提供学生实现多元化的目标。在美育中,重在传导美术文化,开发学生的美术素质,培养勇于奇异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的社会化的、平民化的人。
美术是研究美、创造美的造型艺术,其作品多是表现自然美和社会美。在教学中,美育主要体现在:其一,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技巧,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教会学生要有奇特的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教学中,普遍会出现一些现象,如在绘画教学中,在教授素描或色彩时,对学生讲这里"灰"了,那里"亮"了,那里"脏"了,或这样用这种颜色画两笔就行了,至于那里该"亮",那里该"灰",教师就不明讲了,学生学起来就吃力,这样既不能用理论去分析,又不能对作品进行有效分析,结果只是一个凭经验作画、评画的经验人。教师教会学生的不只"灰一点,亮一点"的知识,而要教会学生创新教学法,仅拥有表现美术所需的技术者,是美术,是素人,而不是玄人--真正的美术家。而教师正是为这些将来的"美术家们"打下基础,培养他们的美术综合文化修养而努力。
其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鉴赏能力。"美"是没有标准的,你用你所学的知识去评价它,别人认为"丑",你却认为"美",那是你找到了它的内在美。美不能光看表现,而源于内在。有的说,风景天天一个样,有什么美的,这些你是没有去发现,更没有用你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去评价,若用文化人的眼光去理解,多么糟糕的画你都会被某一点所打动。正如罗丹说的一句话"我们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我们善于运用、善于观察,每个人都用一颗美好的心去看待我们的美术教育,那美术教育就能提高学科地位,健康可持续发展了。
美术教育既属于美育,又是智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力地促进学校的智育工作。美术学科虽然没有升学考试,但传授的基础知识,如:造型、色彩、透视、美术史论等,既是美术自身的知识体系,又是现代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能力已成为现代科技人智能结构的组成部分。
美术教育是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必不可少的。智力因素是一
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