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一、选择题
2013年题组
1.(2013·浙江文综·18)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
半年后增至7000分,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造了当时录。这一现象说明( )
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考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
【解析】具体解析如下: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
《时务报》不属于通俗性报刊
错误
B
开国人办报先例的是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
错误
C
材料描述了在短短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内,《时务报》销量增长4倍左右,这反映出维新派在利用报纸这一新式媒介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有效地开启了民智。
正确
D
《时务报》的畅销说明“国人所办的报纸”在当时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但其销量最多时也仅17000份,言其需求“极大”,夸大了影响。
错误
【答案】C
2.(2013·江苏单科·6)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
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
【考点】近代生活变迁——大众媒体
【解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阐释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从题干材料: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可知强调报纸的教化作用。ABD题干材料中无法在体现,是错误的解读。故正确答案选C。
【答案】C
2012年题组(备注:无)
2011年题组(备注:无)
2010年题组
1.(2010·福建文综·24)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
【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信息交流的快捷,故选A。
【答案】A
2009年题组
1.(2009·上海历史·18)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
2007—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真题分课汇总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四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