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绪论
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1)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言语和想象等心理现象。 2)需要和动机。
(3)情绪情感和意志
(4)能力、气质和性格
4、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
(2)人格————需要和动机
——能力、气质和性格
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
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这一论断得到了a人们的生活经验b临床的事实c对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脑解剖、生理的科学研究所获得的大量资料的证明。
心理反映的特点是能动性和主观性。心理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它是主观的。
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活动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
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应该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一个心理学家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去研究心理现象,她就是一个自然科学家;如果他从社会科学角度研究心理现象,他就是一个社会学家。但就心理学而言,它是一门中间科学和边缘科学。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
两千多年前,希波克拉底把人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盖伦提出了气质这个概念,把这个分类叫做人的气质类型。
19世纪以前,心理学一直隶属于哲学的范畴。直到19世纪中叶,引进了实验的方法,才最终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韦伯1840年发现了差别感觉阈限的定律,即韦伯定律。费希纳在此基础上开创了心理物理学的新领域。艾宾浩斯开创了记忆的实验研究。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以上4人均为德国人)。
4、
学派
创始人
观点
构造心理学
冯特铁钦纳
意识分为感觉、意象、激情三元素,主张采用实验内省的方法来分析意识。
行为主义
华生
主张实验法研究行为。1913基本观点是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规律关系。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观点。
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学派)
维特海默、克勒、科夫卡
强调人的内部意识活动作用。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
机能主义心理学
杜威、安吉尔
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
1900年《梦的解析》发表标志精神分析学派的诞生。强调性本能。
5、
心理学流派
时间,代表人物
理论内容
人本主义心理学
20世纪50-60年代,罗杰斯马斯洛
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是两大传统流派)。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认知心理学
20世纪60年代
奈瑟
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把人看做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即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用计算机的程序来建立人的认知模型。不谈情感和个性,被抨击为不完整的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
研究对象:a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b脑的机制c大脑机能定位d大脑的物质代谢
第四单元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研究心理学的原则:客观性原则;辨证发展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用口头提问进行的调查叫访谈法;用问卷的方式提问,让被调查者回答进行的调查叫问卷法);个案法;实验法。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组成。
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整合信息的功能。
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三种。
神经系统(1)外周神经系统——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或叫植物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自主神经一般不受意识支配,但其活动与情绪有密切的关系。
(2)中枢神经系统A、脊髓——脑和神经的桥梁,可以完成简单的反射活动。
B、脑——a脑干①延脑——支配呼吸和心跳、排泄、肠胃、吞咽
②桥脑——睡眠调节和控制作用
③中脑——有瞳孔反射和眼动中枢
b间脑①丘脑——大脑皮层底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②上丘脑——参与嗅觉和某些激素的调节
③下丘脑——内脏系统活动的调节中枢,控制内分泌,维持体内平衡
④底丘脑——调节肌张力,使运动
基础心理学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