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邵阳——邵阳沦陷来自: 一西桑@阿尔华(2013年是民国102年) 2014-04-1916:58:46邵阳沦陷 1944年6月15日,日军第四次进犯湘北,因国民党第四军军长张德能兵力配置错误及指挥不利,长沙于6月18日沦陷。长沙沦陷后10天,1944年6月28日,日军向衡阳发起进攻,衡阳守军奋勇抗击40天。8月8日,国民党第十军军长方先觉投敌,衡阳失守。日军经过短暂休整,并补充兵源后,其主力沿湘桂铁路进犯,一支由祁阳过文明铺、五峰铺进犯邵阳,—支沿衡宝公路,西犯金兰寺、水东江、余田桥进犯邵阳;另一支由潭宝公路进犯邵阳α9月6日,潭宝公路上的要地永丰镇(今双丰县治)失守,邵阳形势非常严峻。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邵阳县城学校于6月中旬提前考试放假,学生都已回家。居民及工商业者、有钱人也匆匆忙忙带着家小或去山区躲避,或逃至山门、安江、贵阳等地,而劳动人民无法离开,只好留下坐以待毙。当时的邵阳县政府被迫迁往司门前,在邵阳东、西、南、北四乡成立了邵南、东1t等行署,负责管理所辖区域内的政务。邵阳城内守军,将大街上镶嵌的条石撬出来,垒成壕堑,堆上沙包,成为掩体工事。大建筑物则挖通墙壁,作好巷战准备。9月8日,国军与日军在南乡五峰铺一带发生激战。10日,由永丰进犯的日军与国军激战于东乡黑田铺一带(今邵东)。至13日,由衡阳进犯的日军分别向邵阳外围据点余田桥、仙槎桥、两市镇进犯。这样,邵阳县的东北、东南都有日军包抄进犯,国军在这些地区与日军血战三日三夜,寸土也不轻易放弃,日军此时更增调大批炮兵助战,战线更加靠近邵阳县城。北乡酿溪(今新邵县治)、东乡范家山、南乡九公桥一带都被日军占领。9月26日,日军向城内施放毒气,并抛掷燃烧弹,引起大火。27日后,外围据点相继陷落,惨烈巷战,于斯展开,日军每日以大炮向城内轰击,飞机轮番轰炸,城内半城灰烬。日步兵在炮火掩护下,向守军冲锋,每日达十余次之多。9月28日,日军由东门突入,另一股自西门进,晚上又一股自南门突人,分别向邵阳县立中学、中山公园、火神庙等地猛扑,并于火神庙高地施放毒瓦斯。29日,日军加倍增援i30日,反复向中山公园、钟鼓楼等地猛扑。担负这一战线的国军七十四军、一○○军伤亡惨重,日军死伤人数亦达数千名,至10月2日12时以后,邵阳沦陷。 邵阳沦陷后19天,日军指挥部参谍、岩山队长、指导班长等与先期安排在邵阳县境内的日本走狗王国英(邵阳北乡小水庙人,中央政校毕业,曾充任第十六师政治部主任等职)、岳峙雄(前清湖北警官学校毕业,历任营、团长,第十九师副师长,湖南南岳管理处主任等职)秘谋,决定成立县维持会,由王国英任会长,岳峙雄任副会长。1944年10月22日,维持会正式成立。日军在县城各部队长、指导班长、复兴队长齐集昭明宫,强追城内未逃出的居民开所谓“军民联欢会”,并举行维持会正、副会长就职典礼。维持会建立后,狐假虎威与日本军一道,把铁蹄伸向四乡,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同时还在所占领的地方,成立以乡或保为单位的维持分会。 党领导和影晌下的敌后游击斗争 时雍乡(今下花桥双江一带)人民抗日。1945年元月,日军200人进驻时雍乡第十保戴家大院内大地主钱受伍家中(现双江村桥头组),以此做为谷洲桥试商学校营业部的犄角9负责掳掠粮食和警卫,致使青壮男女无法在家安居,均潜逃大山躲藏,仅留老幼看守门户。天气寒冷,日军挨户拆取门
抗日战争时期邵阳——邵阳沦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