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被害为什么老百姓不同情今年2月18日和2月29日,分别发生了“山西省大同市副市长王伟国被杀案”和“山东桓台政协常委宋佃涛被害案”等多起针对官员的凶杀案件。有人做过统计,仅2005年至今,媒体报道官员被害案件就有“甘肃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石星光被害案”、“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县县长文建刚一家六口被害案”、“甘肃临夏法院刑庭庭长一家四口被杀案”、“重庆野三关招商办主任邓贵大被杀案”、“山西临汾市洪洞县城一对警察夫妇被害案”、“北京丰台林业局副局长夫妇别墅内被害案”等十多起,官员被害与官大官小没有直接关系。如今这社会到底怎么了?“当官”也成了“危险职业”。更为奇怪的是,对官员被害的“事件本身”谴责者甚少,冷眼旁观者偏多,“在报道相关案件的网站的BBS上,奚落死者、称道杀手的帖子却大行起道。一些充满了快意恩仇和恶毒诅咒内容的帖子被悬红‘置顶’”,且一顶再顶,官民矛盾有“恶化”的趋势。中国几千年来,“官员”向来都是很好的职业,民间“谚语”说“升官发财”,可见,几千年来中国百姓都是将“官”与“财”联系在一起,就是人死了,处理尸体的容器也要以“升官发财”为谐音,称“棺材”。近年来官员“不好当”,针对官员的人身伤害案件有增多的现象,且呈现有预谋、手段残忍和“非斩草除根不快”的倾向。“官员跳楼不问原因纷纷拍手称快,女官员被锤击得不到丝毫同情,从不同侧面反映官民对立情绪正在逐渐蔓延。”官员被害百姓不同情,关键问题并非百姓“缺乏同情心”,而大多是官员对百姓缺乏“同情心”造成。有官员“行为不端”、“为官跋扈”,特别是“一部分官员以权谋私,一部分商人凭借贿赂和不正当竞争而一夜暴富”。“贿赂、贪污、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现象频繁出现”,这种情况直接加深了民间“无官不贪,无商不奸”的直观印象。医学专家钟南山说过这样一句话:“邓小平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带动大家实现共同富裕。我看现在只实现了前面一句,后面那句啊,还差得很远。”先富起来的除了商人外,很大一部分是“胆大”、“有门路”的官员。还有官员出言不逊:“只有高收入者才配买商品房,买不起房子为什么不回农村?”直接与民间对立。当然,这里也有社会转型中因各种利益“央及自身”及“秉公办事”被人加害的,林林总总,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人多了什么案件都有”。在普通百姓的心目中,“吃公家饭”的公职人员都称为“官员”,全国此类人员也有几千万,真正腐败的人与这个群体来比,还算是“少数”,但就这“少数”害群之马以权谋私,所有“官员”都要承担“腐败”的骂名。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为富不仁当杀、为官不廉当斩”的“官训”,且多个朝代在开国“开明时期”也大力惩治腐败,且用尽刑罚,但漫长的封建社会造就了比较“丰厚”的腐败基础,以至“反腐”效果甚微。当今社会虽与古代有很大不同,但封建思想影响仍然很大,且贫富悬殊加大,利益分配不公,社会矛盾突出,于是“仇腐”逐渐演化为“仇官”、“仇富”,“逢官必贪”成为“思维定势”,再加上官员自己不律,“当官”也就自然成为风险极高的职业。近几年来,中国出现的各种“毒牛奶”、“毒食品”、“毒药品”,大都是“官不作为”造成的,利益面前“官商勾结”,监管方面“全推责任”,特别是那些“极少数”的不轨或利用手中权力争夺“百姓资源”,进而激发百姓怨恨,如此一来,官员与百姓严重对立,当官自然成为“危险职业”,官员被害自然得不
官员被害为什么老百姓不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