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在联想中质疑
摘要:联想对于学生发散思维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学会联想至关重要。学会质疑是创新的开端,学会质疑是启智的关键。所以只有教学生学会质疑,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才能。
关键词:联想;质疑;创新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学会联想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前提。宋代教育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可见,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学会质疑是创新的开端,学会质疑是启智的关键。所以只有教学生学会质疑,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才能。那么,如何凭借教材提供的条件,培养学生在联想中质疑呢?
丰富灵活的联想能力是构建知识的重要成分。联想对于学生发散思维也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让他们学会联想,至关重要。《草虫的村落》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这是一篇散文,它在表达上颇具特色。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随作者进行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的感受。接着,我让学生细读课文,围绕
“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说一说你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这个主要问题,让学生体会、感悟课文,思考揣摩。并引导学生先注意作者观察小虫的活动及环境,然后思考作者是怎么想象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展开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我做了适当的指导与点拨。课文中的许多地方都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并质疑。许多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如:“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这是虫子“夫妻”间爱意的流露。此时无声胜有声,在这深情的对视中,它们互相在倾诉些什么呢?甚至有些学生提出它们不一定是“夫妻”,有可能是父女,女儿很久没见到父亲了,在意味深长的对视中,它们互相又在倾诉些什么呢?有些学生在为它们到底是夫妻还是父女提出自己的质疑,并引发了一场小辩论;又如,有些学生质疑“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黑甲虫看着“庞然大物”为什么会感到好奇?蜥蜴和小甲虫在交流些什么?还有,课文第9自然段,“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学生质疑:“我”还会看见些什么?是市场里甲虫们做买卖?还是公园里大甲虫在教小甲虫寻找食物……最后,学生在质疑中体会到作者在神游这个想象世界中所透射出来的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感受到他与小生命交流中所体现出来的那颗晶莹剔透的童心,感受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浓浓的生活气息,读后会让每一个人深受感动。
因此,一方面,我让学生在联想中质疑的基础上调动他们的生活体验,激发童心童趣。让同学们在回忆自己亲近自然、观察小虫的生活经历中引起共鸣,培养独特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另一方
如何培养学生在联想中质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