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沥青路面结构.ppt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五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一、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
二、沥青路面各结构层的选择


三、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返回
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
(1)因地制宜,合理选材
(2)方便施工,利于养护
(3)分期修建,逐步提高
(4)整体考虑,综合设计
(5)考虑气候因素和水温状况的影响
返回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1 .根据各结构层功能组合
2 .强度组合



返回
压实土基
透层基层
垫层
根据各结构层功能组合
封层面层
粘层联结层
天然土基
柔性路面常用断面
返回
强度组合
路面各结构层应按强度自上而下递减的方式组合。~。
返回

各结构层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在组合时,应注意相邻层次的互相影响,采取措施限制或消除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层间结合应尽量紧密,避免产生层间滑移,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应力分布的连续性。


沥青路面通常为多层结构,为了便于施工,路面结构层的层数不宜过多。
返回
第六节新建路面的结构层厚度计算
一、基本原则和有关规定
二、路面厚度计算步骤
三、路面结构层拉应力验算步骤
返回
基本原则和有关规定
1、为了使多层次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与计算更符合实际情况,目前我国的沥青路面设计规范采用多指标控制路面结构设计,同时把路面的结构组合、厚度计算甜可科组成设计统筹考虑,并采用多层弹性体系理论计算路面结构层厚度,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半刚性基层、底基层应进行拉应力验算。
2、我国现行规范采用完全连续体系为层间接触条件。
返回
路面厚度计算步骤

,拟定某一层位作为设计层层位。
在拟定的路面结构中,先拟定某一层作为设计层,拟定面层和其他各层的厚度。一般当采用半刚性基层、底基层结构时,可选任一层作为设计层;当采用半刚性基层、粒料类材料为底基层时,应拟定面层、底基层厚度,以半刚性基层为设计层;当采用柔性基层、底基层的沥青路面时,宜拟定面层、底基层的厚度,求算基层厚度。此时若求得基层厚度过厚时,可考虑选用沥青碎石或乳化沥青碎石做上基层,以减薄路面总厚度,增加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在初步设计阶段应选用沿线材料和外购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在选定配合比的基础上,按有关规程的规定实测材料设计参数,并论证地确定各层材料(沥青混合料在15°C、20°C时)的抗压回弹模量E1和劈裂强度σPS、抗拉强度结构系数Ks、容许拉应力σR。

、设计弯沉值Ld、各结构层的回弹模量E1与劈裂强度σPS、土基回弹模量E0、已知结构层的厚度hi等利用专用设计程序即可求得某一结构层的厚度。
返回
路面结构层拉应力验算步骤
(l)确定路面材料设计参数
确定各结构层的劈裂强度σPS、容许拉应力σR,路面设计弯沉值Ld。
(2)确定系数
确定公路等级系数、面层类型系数、基层类型系数、路面设计年限、车道横向分配系数、交通量年增长率。
(3)确定当量轴次
当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应确定相应的路面竣工后第一年的日当量轴次、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当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应确定出相对应的路面竣工后第一年的日当量轴次、设计年限内—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
(4)根据以上的计算参数利用专用设计程序即可完成层底拉应力验算。
返回

沥青路面结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10 KB
  • 时间2018-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