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的中医特色疗法-足浴疗法
1中医足浴疗法简介
足浴是用药液浸泡洗脚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中》中翔实记载了以中草药煎汤熏、浸泡的“薰、蒸、浸、泡”疗法。“足是人之根,足疗治全身”,古时候神医扁鹊根据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现了用中草药热水泡脚的祛病方法,据说这就是中药浴足、足疗的前身。
中药足浴足疗在同国外的交流中被广为传播和演变,诸如日本的足心道、欧美的水疗法等。其中最著名的指导理论当属美国威廉·菲兹杰拉德的《足部反射健康法》。卫生部明文指出:“中药足浴是一种简单易行、效果显著、无副作用的自我防病保健方法,尤其对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更具有现实意义”。1989年中国足部反射健康法研究会正式成立,旨在大力倡导足浴足疗,普及全民保健。
2足浴疗法的机理:
祖国医学认为“脚为精气之根”。人体十二经络中,有六条经脉到达足部,足为三阴经(肝、脾、肾)之始,三阳经(胃、胆、膀胱)之终,足部以下有60余个穴位与五脏六腑有密切联系。内经《灵枢·动输》篇说,“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就是说手足是阴阳经脉气血汇合联络的部位。《素问·厥论》篇说,“阳气起于五趾之表,阴气起于五趾之里”,这就是说明双足与周身阴阳、气血、经络的密切联系。“精、气、神”人生三大宝中“精”为首位,足与脏腑中肾关系最甚,故有“肾主两足”之说。而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藏精气,因此,人之足就好比人体之根。人老足先衰,脚寒百病生,所以“养树护根,养人护足”。
现代医学则视脚为人的第二心脏,它是人体上一块蕴含无限宝藏的神秘“器官”。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人体生物进程中的信息都会反射到两足的特定部位。所以足部反射区的穴位和人的大脑、神经、五官及脏腑都有对应性。
足浴疗法是采用药物煎汤,将其双足浸泡、洗浴,进行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在浸泡过程中除了水的浮力作用、水的静压力作用,水的液体微粒运动对足部的摩擦作用之外,主要是水的温热作用、药物的外治作用和足反射区作用。
3 足浴疗法的适应症:心衰稳定期。
4足浴疗法的禁忌症:
(1)严重心脏病患者;
(2)脑溢血未治愈者;
(3)足部有炎症、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者;
(5)出血性疾病、败血病等患者;
(6)对温度感应迟钝者(应控制好温度,避免烫伤)
足浴疗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