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中崛起的麻阳中医院
麻阳苗族自治县中医院始建于1958年4月。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院。由于经营不善,长期亏损,时至2004年底,负债700多万元,医院资产只有600多万元,资不抵债;许多骨干医师因看不到医院的希望,离开了医院。在科室玩麻将、打扑克、织毛衣、上街买菜、私下收费、科室设小钱柜、把病人介绍到联系药店和个体诊所而从中获利、医师个人私设诊室、偷医疗器械、偷药;无知名专家、无可供正常使用的器械和设备。医院面貌破烂不堪,全院除了一台黑白超声波能工作以外,所有器械和设备都无法正常工作;医院编制为180张床位,实际开放只有30多张位,医院与病人、药商、设备商、物品供应商之间,扯皮不断,法院判决书像雪花源源不断地向医院飘来;员工的基本权力得不到保障,医院除欠员工2个月工资外,还欠多年交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等。
事情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医院面临倒闭,体制不得不改,县财政无力支付,上级财政也无力支持,唯一出路是进行体制改革!2005年元月4日,县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大家领导共同决定:由县人民医院兼并中医院。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中医院职工形成的中医情结,全院140多名职工仅30人同意兼并,他们坚信:只要有好的带头人,他们是能团结拼搏走出困境的。县委、县政府经过反复研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公开招聘麻阳县中医院院长。报名者廖廖无几。2005年3月6日,通过演讲、现场回答问题,最终确定县卫生局干部张晓华为中医院院长,聘用期为30年。由于总总原因,张晓华院长仅仅管理了中医院4个月,
7月3日便写出书面请求,终止合同。中医院又一次陷入两难境地!怎么办?继续招聘,却无人问津,但凡有一点点了解麻阳中医院的人,都不会去摘这个“烫手的山芋”。针对县中医院行将倒闭的实际情况,决定采取“政府主导、企业投入、‘管办’分离”的思路对县中医院进行改革。即“所有权归国家,经营权属于投资者”。9月5日,怀化市星火公司总经理石红兰女士与县卫生局签订了“麻阳苗族自治县中医院租赁经营合同”。租赁后的中医院仍属县卫生局主管,租赁者负责主办。
新的管理者大力阔斧进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改变服务模式,争取病源;改善就医环境:新建了医技楼、食堂、改造门诊部,硬化2000平方米操坪、住院病房改成带卫生间、彩电的宾馆式的房间;建立绿化带,修通了医院本部住院楼和门诊、医技楼的过道,改变了医院房子破旧不堪的局面,使医院环境合理、美观、方便,重塑了医院的形象,方便了群众就医;提高医疗质量,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加大硬件建设,提高诊疗水平:添置了CT机、彩色B超仪、500AX机、腹腔镜、多功能麻醉机、心电监护仪、400测试生化分析仪、呼吸机、经颅多普勒、脑血流分析仪、经皮肾镜、CR机和手术器械等设备,用现代化医疗检测设备武装了民族医药,给患者提供准确、快捷、廉价的各种检查服务,提高了中医中药诊疗水平和市场地位。5年来,人们有目共
改革中崛起的麻阳中医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