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监狱工作法制化的内涵正确理解和把握监狱工作法制化的内涵,是推进监狱工作法制化的首要前提。所谓监狱工作法制化,是指把监狱的全部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一切工作都要严格遵循法律这个权威性的准则,切实做到依法治监。监狱工作法制化建设,就是要使监狱人民警察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自觉养成良好的执法意识和执法习惯,全面提升监狱人民警察的法律素养和执法水平;形成严密而完备的监狱工作法律法规体系;把罪犯管理、行刑和改造的一切活动纳入法制化轨道;建立公正、规范、高效、有序的监狱法制工作程序,形成严密而有效的监狱执法监督工作体系,确保监狱的一切执法行为、执法环节都符合法律的要求。通过监狱工作法制化建设,实现监狱执法工作格局的新突破,以法律来规范和引导监狱工作,适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时代要求。监狱工作法制化至少包含以下五个层次的含义:一、监狱工作法制化是依法治国的具体要求和体现之一依法治国是党和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目标。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是国家的刑事执法部门,监狱对罪犯的管理是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推进监狱工作法制化,实行依法治监,正是监狱机关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组成部分和具体运作。监狱机关依法治监、依法行刑、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之一,国家刑事法律体系中相当一部分法律、法规,需要通过监狱行刑才能实现。因此,能否依法治监,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作为指导监狱工作的法典,《监狱法》所确定的依法行刑原则,惩罚与改造相结合原则,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原则以及行刑人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法制原则在监狱工作中的具体体现。监狱作为刑罚执行机关,应严格执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坚决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监狱法》第五条规定:“监狱的人民警察依法管理监狱,执行刑罚,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活动受法律保护。”由此可见,依法治监是党和人民通过法律的形式赋予监狱人民警察的工作职责,监狱工作法制化是依法治国的具体要求和体现之一。二、监狱工作法制化的内容是全方位的监狱工作法制化包括监狱工作法律、制度的制定、遵守和执行,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罪犯管理、行刑和改造,监狱生产经营以及监狱执法监督等一系列工作。监狱工作法制化的各环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监狱工作的宗旨是“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立足于这一宗旨,监狱工作法制化应主要包括惩罚工作法制化和改造工作法制化。惩罚与改造是现代监狱的两大职能。惩罚是通过监管剥夺罪犯的人身自由实现的,要做到法制化自不待言。改造工作法制化要求实现改造手段、方式、程序等法制化、规范化。监管改造、教育改造、劳动改造是我国改造罪犯的三大改造手段,因此要实现狱政管理法制化、教育改造法制化、劳动改造法制化。收监、分管分押、警戒、戒具和武器使用、通信会见、生活卫生、考核奖惩、教育改造、心理矫治的原则,内容和方法,生产管理、劳动纪律、劳动保护和劳动报酬都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三、监狱工作法制化是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根本保证《监狱法》明确地把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作为行刑的最终目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监管秩序如何才能保持持续安全稳定?改造质量如何才能提高?这是监狱工作中必须要解决的实质性问题。监狱工作法制化
正确理解监狱工作法制化的内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