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496-河间伤寒心要.pdf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篇名>河间伤寒心要
书名:河间伤寒心要
作者:镏洪
朝代:金
年份:公元 1127 年—1279 年
<目录>
<篇名>伤寒心要论
属性:夫伤寒者,前三日在表,法当汗,可用双解散,连进数服必愈。若不解者,病已传变。

三日在里,法当下。殊不知下之太早,表热乘虚入里,遂成结胸、虚痞、懊、斑疹、发黄之
证,轻者必危,危者必死。但当以平和之药,宣散其表,和解其里,病势或有汗而愈,或无汗
而愈。当用小柴胡、凉膈、天水。三药,合而服之。病若半在表、半在里,法当和解,小柴胡
、凉膈主之。若里热微者,则当微下,大柴胡合解毒汤。主之。热势未退,又以大柴胡合三一
承气汤。下之,两除表里之热。病至七八日,里证已甚,表热渐微,脉
虽浮数,则以三一承气合解毒。下之。其病胸膈满闷,或喘或呕,阳脉紧甚者,可用瓜蒂散。
涌之。汗吐下三法之后,别无异证者,凉膈散。调之。大热已去,微热者,以益元散。服之,
无令再病,此伤寒治法之大要也。
或伤风自汗,脉浮缓者,双解去麻黄。以汗之。其病半表半里,白虎汤。和解之。病在
里,脉沉细者,无问风寒暑湿,或表里证俱不已,或内外诸邪所伤,有汗无汗,心腹痛满,谵
语烦躁,蓄热内盛,但是脉沉者,并用承气合解毒下之。
或中暑自汗,解以白虎汤。(《直格》云∶夏至前为热,夏至后为暑,是以至后而用白虎
,宜乎?《局方》∶立秋后不用白虎。子和云∶若有白虎证,亦不用乎?却用,详审之耳。)白
虎解后,以五苓合天水。调之。多进数服无妨。或腹满
脉沉者,亦当承气合解毒。微下之。或发汗之后,热不解,脉尚浮者,白虎加苍术。再解之。
或里热内盛,阳厥极深,皆因失下而成此证,以致身冷脉微,昏懵将死。切不得以寒药下之,
误下即死。又,一辈庸医,妄言是阴厥,便欲易换,用真武、四逆温热之剂投之,下咽立死。
殊不知此证乃阴耗阳竭,阴气极弱谓之耗,阳厥极深谓之竭。蓄热怫郁,将欲死者。凡此之
证,寒剂热剂俱不可投,但进凉膈、解毒。以养阴退阳,宣散蓄热,脉气渐生,得大汗
而愈。(使汗气和而愈者。)未愈,却解毒合承气。下之,次以解毒、凉膈、天水。合而为一,

合阴阳,洗涤脏腑,则其他别证,自不生矣。有大下之后,热不退,再三下之,热愈盛。若下
之不愈,脉微气虚力弱,不加以法,则无可生之理。若辍而不下,则邪热盛极,阴气极衰,脉
息断绝,必不可救,似此之证,是下之亦死,不下亦死。医者至此,活人杀人,一弹指间,其
不至手足失措者,几希矣。(《直格》云∶伤寒汗后,汗出不解,或反不汗,脉尚浮,白虎加
苍术汤再解之。又按,余论云∶伤寒下后,自汗,虚热不已,白虎加苍术、人参,一服如神,
汗止身凉,此通仙之法也。如此则汗下之后热不退,无问有汗无汗,通宜白虎加苍术解之,又
加人参亦妙。仍服凉膈、解毒调之。)经云三下而热不退者即死,后人有四五次下,以至十数
行而生者,此乃误中耳,活者未一二,死者千百,后学切不可以为法。但当根据前,用解毒合

膈调之,使阳热除退,阴气渐生,庶不失命。
若伤饮,不解散,或结胸之证,临时择用大小陷胸汤丸。累下之。脉浮者,不可下,是表
证未除,小柴胡合小陷胸汤。投之。脉虽浮而热太极者,大承气。徐徐疏利之。或有留
饮过度,湿热内生,小便自利,湿热未退,以解毒汤。治之。
阳证生斑,凉膈加当归。
怫郁

496-河间伤寒心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zh18716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