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4地球的圈层结构.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10-9-28
主备人:王俊华备课组长签字:王俊华年级主任签字:李乃厚
课题:
学习目标:
了解地球的结构及特点和自然环境的组成。
重点、难点:
地球的结构及特点
学习过程: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一)自主学习
概念:地震发生时,产生弹性,并以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地震波纵波(P):传播速度,可以通过、、传播。
分类横波(S):传播速度较,只能通过传播。
(二)读图探究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B表示,其判断依据是。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面以上的C代表,该面以下E代表。
(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地震波B速度并继续往深处传播,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位于。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是,以下的G物质状态是,F面是界面。
(4)C层主要由组成,G层叫,H层叫。
(三)总结归纳
1、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
不连续面莫霍界面:地下千米处,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
古登堡界面:地下千米处,纵波传播速度突然,横波。
位置:位于界面以上。
地壳组成:由组成的坚硬外壳。
厚度:厚薄不一,平均厚度为千米。
2、内部圈层范围:介于和之间,呈固态。
地幔分层:分为和。
软流层:位于的上部,这里可能是主要发源地。
范围:介于古登堡界面到。
地核分层:分为和。
特点:地核的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
(四)深化拓展
1、读上图思考:在莫霍界面和古登界界面附近,地震波的波速突然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并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
2、。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自主学习)
圈: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连续不规则的圈层,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地球外部各圈层之间、,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典题解析
1、岩石圈位于( )
,古登堡界面以上 ,软流层以上
,莫霍界面以上 ,软流层以上
解析:做本题关键在于掌握软流层的位置,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顶部是由岩石组成的,它和地壳共同组成岩石圈。
2、有关地震波的正确叙述是( )

,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
解析: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地震波是弹性波而不是无线电波。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介质;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态介质。横波传到古登堡面完全消失,纵波波速有显著减少。纵波和横波传到莫霍面都明显增加而不是减小。由于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传播速度快,故先从震源传播到地面。
课堂练习
读某地地震波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1~3题。
( )

( )

900千米处

1.4地球的圈层结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gs758698
  • 文件大小659 KB
  • 时间201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