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创 造 宣 言.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创造宣言
学习目标
,学习本文先破后立的写作方法。

,理解作者“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坚信自己增强创造意识。
重点与难点
 学会从把握文体的角度整体感知课文。
 理解驳论文“先破后立”的写法,把握文章主旨,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题
这是一篇驳论文。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针对“不能创造”的种种错误观点进行了有力的反驳,从而得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结论。激励每一个人时时、处处要去创造。文章虽然写于1943年,但在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文章用了大量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典型事例来论证,证据充分,论证深刻,透过作者充满激情的语言,我们要坚信自己的创造意识会大大增强。
二、结构分析
,请说说文章的文体。
参考答案:本文是一篇驳论文。
讲解:按议论的性质不同可以把议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驳论性论文是指通过反驳别人的论点来树立自己的论点和主张的文章。
?
参考答案:侧重于以驳论为主,批驳某些错误的观点、见解、理论。
讲解:驳论文除立论文对论点、论据、论证的要求以外,还要求针锋相对,据理力争。
?
参考答案:增强人们的创造意识。
讲解:作者针对“不能创造”的种种错误观点进行有力的反驳,是为了大大增强人们的创造意识。
?
参考答案:本文是驳论文,所以以驳论为主,作者采用先破后立的写法结构文章。
讲解:作者先通过宗教家、美术家、教育者的创造来说明什么是创造,然后通过事例分别批驳了几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最后得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结论,即中心论点。
,请简要分析各部分的内容。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是总领全文。
第二部分是驳斥错误观点,并提出自己的主张。
第三部分表明作者坚定的创造信念。
讲解:
第一部分(1~3)宗教家、美术家、教育者都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事物。
第二部分(4~10)驳斥几种“不能创造

创 造 宣 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在水一方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18-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