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学课程简介
1)课程指导思想及定位
《树木学》(Dendrology) 是林业院校所特有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林学、游憩、水土保持、草业等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程。本课程以《植物学》为基础,其研究对象是树木的形态特征、系统分类、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地理分布、资源利用及其在林业生态工程、经济开发及环境美化中的定位与作用等。北京林业大学自1952年建校以来,就一直开设树木学课程。1980年火树华教授主编了《树木学》全国统编教材,1997年任宪威教授出版了《树木学》(北方本),并在国内同行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我国重要树种的识别特征,认识它们在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了解它们的各种特性,为继续学习《森林培育学》、《生态学》和《森林经理学》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经过数十年几代人的辛勤积淀,本课程已经形成了由教材、实验指导、实习指导、多媒体教学课件、习题库等几部分组成的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其建设目标是通过几年的努力,建成全国一流的精品课程,起到示范与借鉴作用。
2)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与科研结合的成效等
由于本课程定位为专业基础课,所以是后续专业课的重要基础,如要继续学习《森林培育》就必需对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如开花结实等习性)、生态学特性(如耐阴还是喜阳、喜水湿还是耐旱等)、分布(水平和垂直分布)等有一定的了解。又如进行《森林生态学》课程实习时就必须对各种森林植物的分类特别熟悉。所以《树木学》相对于以上所提到的专业课具有非常好的基础性。
现代社会的发展,环境恶化、能源危机等也为树木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当今世界上发达的国家树木学研究的内容已不仅限于一般的形态、分类、分布、用途等内容,而是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学、解剖学、化学等学科最新方法和手段研究树木的微观变异、进化机理和商业树种的遗传改良、生物质能源利用、树种评价等。现代树木学的研究体现了环境、群体、个体、细胞、分子的全过程,并在不断地向纵深发展。因此,该课程虽然是一门比较古老的课程,但仍有很强的前沿性和时代性。其教学内容不能是僵化的,在保证本课程基础性的同时,必须不断融进新内容,使之与时俱进,保持其鲜活的生命力。
关于教学和科研的结合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反映当前的最新科研成果,二是教学和主讲教师的科研经历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思路已经贯穿落实于本课程的现行教学和实践中,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我们经常把树木学实习同植物资源调查等项目结合起来进行,一方面弥补了实习经费的不足,同时使学生们在实战中得到很好的锻炼机会。
3)教学方式
树木学是一门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对树种有较全面的了解。本课程的学习历来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学时数与理论教学时数相等甚至还要多(如林学专业理论教学时数为20,实验时数为30,实习1周)。
通过长期的摸索,树木学课程形成了“计划科学、方法多样、手段先进”的教学形式:(1)确保教学计划的科学性;根据学科发展的趋势及不同专业方向的要求,不断进行教学计划的修订,及时增加课程前沿内容;(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将课堂授课、讨论交流、论文写作(每人任选1个树种,对其各方面进行评述,要求参考最新的文献,制作成PPT,并上讲台介绍)、参与课题、社会实
北林 树木学课程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