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三年调查报告
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启动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区别于上一轮医改,人们将其称之为新医改。经过三年的过渡期,新医改是否解决了医药卫生领域的问题,患者的就医需求是否得到合理的满足?医疗队伍的生存现状是否有所改善?医药产业是否获得了健康的成长生态?带着这一系列问题,在备受瞩目的2012年两会前夕,搜狐健康联合中国青年报、丁香园共同启动了“新医改三年调查”。
“新医改三年调查”设置为患者篇、医务人员篇、医药相关从业者篇,自2012年1月1日0时上线,至2012年3月1日0时截止,历时两个月。去除存疑数据后,共获得患者篇有效数据7802份,医务人员篇有效数据10853份,并定向收集医药相关从业者篇有效数据81份。
分析上述数据有以下三点发现:
医保全覆盖实效不显,近七成患者看病完全自费;
公立医院改革方向不明,94%医生不满薪酬;
基药制度片面强调低价,过半从业者认为负面效应明显。
患者篇:医保全覆盖实效不显,近七成患者看病完全自费
“新医改三年调查”患者篇共设置12个问题,内容涵盖过去三年就医人群对于新医改整体印象、评分、期望,就医态度、场所和感受以及医疗支付等方面的问题。
从调查结果分析,仅有不到25%的人认为新医改已过及格线,而对于未来医改的期待,超过60%的人认为医保应该更实惠。最终,%的受调查者表示对新医改没有信心
。
从“新医改三年调查”患者篇中,我们还发现,通过新医改的三年,百姓“看病难”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排在前三位的困难是等候时间长、看病流程复杂与看病过程中感觉到医护人员态度不好。
但是相较于看病中的各种感受,医疗花销与医保报销的出入受到了最多质疑,“看病贵”亦未全面缓解。调查结果显示,有近七成受调查者因不足起付线、异地就医等问题导致医疗费用完全由家庭承担。而这也成为百姓评价医改是否有成效最直接的指标。
在受调人群医疗花销的分类中,药费和检查治疗费花销超过总花销的80%,其中药费最多,%,其次是检查、治疗费,%。这一点在医务人员群体中获得共识,%医务人员认为,在医疗费用中药品费用标准偏高。
医务人员篇:公立医院改革方向不明,94%医生不满薪酬
“新医改三年调查”医务人员篇共设置29个问题,调查涉及对新医改的整体感受、当前执业环境、工作强度、薪酬待遇等问题。涵盖了各级医疗单位和各级别医务人员。
从数据来看,医务人员对于“医闹”问题仍然投入巨大关注,%的医务人员亲历或耳闻目睹过“医闹”事件。
由于长期恶劣的执业环境,尽管超过94%的医务人员对薪酬不满,但是却有过半医务人员更期待新医改能够改善他们的执业环境,这一比例高于该人群对薪酬的关注,%%。
从医务人员目前的压力来源分析,高强度的工作和巨大的职业风险构成了最大的压力来源。被调查者中近三成人每天门诊数量超过50例,%的医生在病房主管的患者超过20例。
然而,在医生们繁重的工作压力背后,却是全社会医疗资源配置的严重不平衡。临床上,接近98%的医务人员接触到原本可以在当地或下级医院解决的问题,其中,%,%。
医药相关从业者篇:基药制度片面强调低价,过半从业者认为负面效应明显
“新医改三年调查”医药相关从业者篇共设置15个问题,内容涵盖从业者对于医改的总体评价以及针对医保、基层医疗、基本药物目录等具体举措的评价。
调查结果提示,%医药相关从业者认为新医改可以达到及格,%的被调查人群对新医完全没有信心。
对于此类调查人群而言,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影响最大,然而,%的调查人群认为基本药物制度对于行业的影响是负面的,认为该制度存在正面作用的调查人群不足1/10。
新医改三年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