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社会救助工作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工作是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经开区社会救助工作日臻完善。
一、社会救助工作现状
一是以政策为先导,增强兜底保障动能。###经开区每年年初都把低保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仅2017年就投入1800万元用于低保(含边缘)、五保、重残家庭等,确保这部分对象实现稳定脱贫。就2016年,全年向低保(461户739人)、低保边缘(226户243人)、五保户(83人)共计发放补助金931万元;向重残人员(855名)发放救助金662万元;向精神三四级残疾、;。同时,在每年春节期间,提高慰问力度,仅2017年春节期间,共走访慰问4万人次,发放慰问金4000余万元。
二是以临时救助为补充,发挥兜底保障殊能。充分发挥办事处(街道)救助自主权,确保区(镇)因各种原因致贫的困难家庭得到及时、高效、适度、公正的救助。2017年,###(街道)临时救助金,落实临时救助制度。坚持开展“救急难”工作,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给予急性、过渡性救助。
三是以慈善组织为载体,发挥兜底保障潜能。充分发挥区(镇)慈善会在社会救助中的补充作用,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实施扶贫济困、助力精准扶贫。2017年,区(镇)共设立25个慈善项目,主要包括“共享阳光”慈善助学、“关爱老功臣”慈善慰问、爱心理发慈善项目、“分担风雨”因病致贫家庭救助项目、困境儿童慈善服务项目、“守护天使”病困儿童帮扶项目等,涉及爱心企业28家,善款368万元。同时,按照“统一发起、项目推进、分级募款、各级使用”,将2016年“爱满港城”募捐款50%拨付至办事处(街道)、村(社区),充分发挥村(社区)慈善组织的作用,尽量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二、存在问题
虽然社会救助工作使区(镇)困难群体生活有了基本保障,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在实际走访调研中,还是发现了一些脱节在政策之外的困难群体。
一是已享受救助政策家庭。低保家庭基本是低收入、残疾或者患病家庭,一旦出现突发性或者重大疾病等情况,应对风险的能力很低。即使已纳入低保救助,每月固定享受救助金,甚至医疗报销比例享有较多优惠,但是该类家庭收入少,支出大,完全没有改善生活的能力。尤其在大病或重大事故面前,无法垫支大额医疗费用。
二是在政策边缘徘徊家庭。部分家庭按收入测算,略超出低保标准,按低保边缘又不符合特定的病种。但这类家庭也存在大额医疗支出情况,却无法纳入低保(边缘)救助,即使进行临时救助、慈善项目救助等也只是杯水车薪。
三是发生突发性事件家庭。目前,区(镇)中低收入家庭,解决温饱不成问题,但是一旦发生重大事故或疾病,该类家庭完全承担不了这种重大风险。如某社区一户普通工薪阶层三口之家,家庭年收入12万元左右,2016年12月户主13岁的儿子患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化疗移植等费用高达100多万元,虽然市级“福彩和你在一起”救助项目、“慈善阳光血脉相连”贫困白血病患者慈善救助项目以及区(镇)“守护天使”病困儿童慈善项目都给予其一定救助,但也是“杯水车薪”的救助。最终,所属社区帮助该家庭通过社区居民捐赠、网络平台筹
经开区社会救助工作调研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