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慈孝新文化打造和谐新四小
仙居县第四小学吴建明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千年来,它维系着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培育着中国人深沉而又强烈的道德心理。
一、丰富慈孝内涵,拓展教育资源。
仙居县第四小学是2010年暑期升格的新学校,现有32个教学班,1400多名学生,60多名教职工。升格三年来,学校在教育局、街道和社会各界的正确领导与关心支持下,以“为每一位孩子成长引航”的办学理念为引领,从教师、学生、家长三个层面践行“知礼节、乐学习、会玩耍、尚达人”的育人目标,构建立体式慈孝教育模式,塑造了大教育文化。
教育本身就包含慈孝,最能体现慈孝。因为教育是传承文明,培养人才的事业,让下一代人比上一代人更文明,更幸福,这是孝敬前辈、慈爱后代的集中体现。从层次上说,慈孝包括小孝、中孝和大孝。从主体上讲,不同人群,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同,慈孝内涵也不同。对于我们学校这个“大家庭”来说,有四个主体,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我觉得这四个主体分别有属于自己角色的慈孝内涵要求。
慈孝学校:撑起属于每一位孩子的蓝天,构筑属于每一位教师的家园,
耕耘一方家长放心的沃土,担当一方优质教育的使命。
慈孝教师:对学生关爱,对家长负责,对同事和善,对学校忠诚。慈孝学生:对父母孝敬,对师长尊重,对同学友善,对社会感恩。慈孝家长:对孩子呵护,对老师理解,对同伴和气,对学校支持。
二、创设慈孝阵地,搭建成长舞台。
在学生层面,我们开辟地面游戏,创设心灵氧吧,组织“校园百家”评比等,为学生健康成长搭建舞台,创造条件。同时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慈孝感恩实践活动:给爸爸妈妈过生日,让学生感恩父母;看望敬老院的爷爷奶奶,让学生尊重老人;看望曾经的老师,让学生铭记师恩;“忆苦思甜日”,让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低年级学生打扫卫生,让学生关爱弱小;清除校外、街道垃圾,让学生回报社会。
三、创新慈孝载体,建设和谐团队。
在教师层面,我们在创设专业发展平台的基础上,以关注教师身心健康为切入点,建设教师和谐奋进团队:组织教师学习太极拳、健身操、太极剑,开设三分钟师德小课,开展教师礼仪培训,设立办公室心理健康专栏等等。老师们把学校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积极为学校发展想办法、出主意,争做体面四小人;把每一个学生当
弘扬慈孝新文化 打造和谐新四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