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近代史总结.doc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近代史序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历史任务:1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2必须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的人民富裕。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1、中英签《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2、中葡签《中葡和好通商条约》强占澳门;3、中俄签《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割让黑龙江;4、中日签《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5、德、俄、英、法、日强租中国各地。民族意识觉醒:1、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被道光帝派到广东领导查禁鸦片和进行抗英斗争,组织翻译西方书刊,如《地理大全》,编程《四洲志》,记述了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地理历史。2、魏源。1843年1月编成《海国图志》。内容包括世界各国历史地理,鸦片战争经验教训、论述海防战略战术,西洋科技船炮图说。《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军事和科学技术,以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3、康有为。1898年4月保国会演说。4、严复。1895年,严复写《救亡绝论》,甲午战争后翻译《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作为危机民族意识的理论依据,提出中国必须自强。三、洋务运动1、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一场地主阶级进行的改革自救运动。2、洋务派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3、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4、洋务派举办事业三方面:1兴办近代企业。兴办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2建立新式海陆军。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5、历史作用:1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2洋务运动时期,为了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翻译官翻译了一批自然科学书籍,给当时中国带来新的知识,使人们开阔眼界。3洋务运动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生茶方式出现,传统的“重本轻末”“重义轻利”等观念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变化,工商业者地位上升。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风气改变。6、失败原因:1封建性。洋务派企图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只改变经济基础,不改变上层建筑,这就阻碍的它的发展,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2依赖性。清政府与西方等条约,洋务派却主张依赖外国达到“自强”“求富”。3腐朽性。洋务派所创办的新式企业虽然具有一定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基本上是封建衙门式,经营不讲效益,企业内部腐败严重。戊戌维新变法性质: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历史意义: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从而把顽固的封建主义思想垒打开了一个缺口,有利于

中国近代史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一叶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18-11-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