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心猿(1102490156) 16:05:20
我这些天想了很久,觉得还是走实际路线,空谈误医。建议大家直接先学伤寒论,再说四圣心源。我学四圣这么久了,发觉治病效果并不好。我也反思很久了。用伤寒论的方子,总是一剂就效。可能是辨得太多,五行,绕来绕去,圆起来很难,要有脉诊,如果在网上,效果不好。我治外感,总是一剂就好,用得就是伤寒论原方原量,效果太好了,相反用四圣心源,总是效果不好,也许还须时日,学得还不好。
(关于伤寒论版本)可以读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义疏这个讲桂林古本的,比较好。先读伤寒,等深了,再回过头来看四圣心源,也许更好。相反的,我用郑钦安的,治病效果不错,四圣心源并不是那么好读的,水平高,绝对是高,就是不好理会,所以大家先读伤寒论,从今天开始,晚上我发医案,讲,也行,一篇一篇讲,交流,结合我的心得,医案。我原来中耳炎,用四圣心源的方子,治了好久,一点效都没有,后来我从伤寒悟,用四逆汤合理中汤,全好了,我看黄师的书,药力量都不够,他的方子不好用,理论是可以的,一天学习个半小时就够了,主要是要坚持,我会把我体会的精华部分说下。真正找到伤寒的本质,伤寒并不难学,写教案,我就群内边学边写了,我要说我真正用功学习伤寒论只有6个月,大家会相信吗? 全力学习伤寒论,我只是从去年开始用功的,大概6个月,之前也是会断断续续看些中医书,当然,我还没真正悟透伤寒论的本质,如一旦悟透,那不得了,比如三阴三阳,这个东东是宇宙基本规律。治外感,我现在用这个规律,现在基本没什么问题,但是杂病这一块,我还不能很好的用三阴三阳来解释,这就使得我治杂病的功力不是很够,所以我一直在悟,比如,一个人眼睛有病,如何辨,如何在六经中辨,在三阴三阳中辨,我看范中林医案,都能归在六经中去,所以范中林是一个经方大家,到时我们用他的医案来讲解,这样更有趣,用医案来讲,我想,你们只要三个月,我这不是在这里瞎吹,还真是这样,我是没有师傅带,走了弯路了,不过我摸索不少了,你们可以少走弯路,所有的玄的都不要,省点时间,中医的精华就是辨证,要抓病机,见病知源。
我先下个医案,范忠林的。大家收到吗?咱们一个一个医案来讲,讨论,不信就治不了病,至少你们一个月内,外感没问题,都是一剂知,二剂己,大家先看个医案:
【长期低热】
郭××,女,24岁。北京某医院医务人员。
[病史]近三年来,常间歇性低热。1976年3月,感冒发烧,曾服用感冒冲剂、四环素等药。其后经常自觉畏寒发热,常患扁桃体炎和关节痛。腋温,~38℃,偶尔在38℃以上。曾查血沉25毫米/小时,其它如白血球和基础代谢均正常。注射卡那霉素后,热暂退,但始终呈间歇性发作。自1978年初以后,每日皆发热两次,℃上下。虽经治疗,未愈。1979年3月来诊,按太阳伤寒证发热论治,两诊热退。
[初诊]3月1日。今晨自觉畏寒发热,℃ ,畏寒发热、身无汗,两膝关节疼痛,面色正常,唇淡红,舌质淡红而润、微紫暗,苔黄挟白较腻,脉浮紧。此为太阳伤寒表实证,法宜开腠发汗、安中攘外。
这个医案,大家先读下,大家这个医案读完了吧? 读完了,我就讲了,伤寒论的,六经,宋本顺序是这样,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几个名称,你们也可有1,2,3,4,5,6来代记,就是六个层次,我的理解就是六个防御体系,人体的六个
心猿老师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