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猿即众生-国学教育论文
心猿即众生
七十二变:众生之心
《西游记》写“心猿牢拴”“意马收缰”“金蝉脱壳”三句话,孙悟空是“心猿”,二字在小说中出现过33 次。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中有首诗赞美“美猴王”:
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
大圣齐天非假论,官封弼马岂知音。
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牢拴莫外寻。
万相归真从一理,如来同契住双林。
说得很清楚了,孙悟空就是心,就是你我众生的心。
既然是心,自然会有心理活动,那就是七十二般变化。七十二般变化是人类的心理活动,《楞严经》谓人的“心相”有六十种,最后一种是“猿猴心”;道教经典《云笈七签混元皇帝圣纪》云:
一念法身,七十二相,八十一好,具足微妙,三界特尊。
说明法身也是七十二相,七十二种心理特点。
筋斗云:一念之意
心理活动就会形成念头,筋斗云就是念头云。孙悟空一个筋斗就十万八千里,而东土西天也是十万八千里。唐僧要走十四年,孙悟空却是一个念头即到。可见,一念在天堂,一念恶就堕地狱;一念迷即在东土,一念觉即登极乐。六祖慧能《法宝坛经决疑品》: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说远。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十直,到如弹指,便亲弥陀。
可见,十万八千乃是你我心中的十恶八邪,所以孙悟空一路消灭之妖魔鬼怪都是我们心中的私心杂念。佛魔之间,也是一念,所以在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服熊罴怪》中:
尔时菩萨乃以广大慈悲,无边法力,亿万化身,以心会意,以意会身,恍惚之间,变作凌虚仙子。行者看道:“妙啊!妙啊!还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
菩萨笑道:“悟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行者心下顿悟,转身却就变做一粒仙丹。
可见,佛魔仅仅是一念之间,这么简单。这是他的第二大本领。
金箍棒:浩然之气
还有第三大法宝,就是他的那根“一万三千五百斤如意金箍棒”。什么是“如意”呢?什么东西能够上至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小之则如绣花之针,藏纳于耳,大小随心,变化如意呢?那是“元气”,所以《孟子·公孙丑上》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弥纶于宇宙之内。之所以要“一万三千五百斤”,是因为《黄帝八十一难经》上说“人昼夜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息”;《诸真圣胎神用诀海蟾真人胎息诀》云:“凡一昼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常常口鼻中泄了真气。”为了不让真气泄露,两头才用金箍将其箍起。这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就代表的是元气的流布。
由此可见,孙
心猿即众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