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氯气的性质
科目:化学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
课时: 第二课时
提供者:宋静
单位: 和顺县职业中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氯气的性质”选自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1专题2,是在学生已经学习“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氯碱工业”,“氯气的生产原理”等知识之后,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具体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用学习“氯气的性质”的“学习方法”,指导后面硫、氮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也为必修二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奠定基础。这节课的内容在高中化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巩固氯气的化学性质;2、使学生初步掌握氯水的性质、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总结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氯碱工业”,“氯气的生产原理”等知识,并已经把这些实践初步上升为理论高度,用所学的理论指导“氯气的性质”的学习,并对“氯气与水的反应”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从导入新课、学生演示、教师演示、学生探究、交流总结。学生从直观生动的感性材料,逐步上升到理论高度——总结“氯水的性质”等,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思考与交流,将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力图是这堂课既有严谨规律的学习过程,又有生动活泼的主动探索和实践过程,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氯水的性质、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难点:氯水的性质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知识回顾,复习氯气的性质。
学生书写氯气与铁、氢气、石灰乳、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巩固所学内容,引出课题。
问题情境: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作用,而潮湿的氯气有漂白作用,到底氯气在水中发生了什么反应?
氯水中含有那些溶质?
实验探究:(1)分别用玻璃棒蘸取新制的氯水与稀盐酸,滴在PH试纸上,观察现象。
(2)向新制的氯水中滴加品红溶液观察现象。(3)向新制的氯水中滴加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并总结结果,填写表格。
通过实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组织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然后归纳总结。
学生通过总结的结论,氯气的水溶液叫氯水,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问题情境:氯水为什么能使
氯气的性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