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反佛者皈佛的心路历程.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反佛者皈佛的心路历程——从韩愈、欧阳修、李翱讲起近日研读唐宋八大家之韩愈,对韩愈“尊儒反佛”一事颇感兴趣,今日又看到一篇名为《反佛者皈依佛门的心路历程》的文章,作者署名为妙昌,读来也感颇有意趣。现全文摘录如下。在中国佛教史上,有许多文人护持佛教成为虔诚的佛教徒。也有起初诋毁佛教,而后由反佛而又归佛者。他们皈依佛门之后,经常与高僧往来,谈佛论道,吟诗唱和。与此同时,他们还写下了大量的诗文来弘扬佛教,成为传播佛教的使者。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和其学生李翱,以及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就是由反佛而皈佛的典型代表。韩愈是中唐著名文学家,其诗、词、文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尤其是其散文,不仅冠绝当时,而且对后世文学也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韩愈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他所倡导的“文从字顺”“气盛而言宜”“不平则鸣”“文以载道”等文论主张,千百年来,一直滋养着历代文人的创作实践。韩愈青年时代对佛教极力反对。他甚至不惜生命来上书灭佛。元和十四年,唐宪宗举行声势浩大的恭迎佛骨礼拜活动,迎奉活动极尽奢华,轰动一时。韩愈对此十分反感,写了《论佛骨表》一文上书劝谏。文中对佛教提出了极为严厉的批评和处置建议: 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之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韩愈的极力劝谏,触怒了唐宪宗。他下令将韩愈贬到荒无人烟的潮州。韩愈被贬后,反佛态度依然十分坚决。他写下了《左迁蓝关示侄孙湘》来表明自己灭佛的决心: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这首诗写了韩愈因谏迎佛指舍利而被远放边远之地,但他对此无怨无悔。这是韩愈初期反佛坚毅、执着性格的充分表现。从这首诗歌,我们足以明了韩愈初期反佛态度的坚决。与韩愈并列为古文运动主要领袖的柳宗元,不仅对佛教下功夫研习,而且与激烈反对佛教的韩愈发生过针锋相对的辩论。柳宗元在《送元十八山人南游序》中对汇通儒、释、道的元生表示赞赏,这篇文字被在洛阳的韩愈见到后,他专门让在湖南做官、时正在东都探望父亲的李础带了自己的反驳文章给柳宗元。柳宗元于是又在《送僧浩初序》中为自己辩护,并且尖锐地指出韩愈反佛其实只是反其形迹而未及佛理真谛: 儒者韩退之与余善,尝病余嗜浮屠言,訾余与浮屠游,近李生础自东都来,退之又寓书罪余,且曰:“见《送元生序》,不斥浮屠。”浮屠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性情释然,不与孔子异道。退之好佛未能过杨子,杨子之书于《庄》、《墨》、《申》、《韩》皆有取焉。浮屠者,反不及《庄》、《墨》、《申》、《韩》怪僻险贼耶?……吾之所取者,与《易》、《论语》合,虽圣人复生不可得而斥也。退之之所罪者,其迹也,……忿其外而遗其中,是知石而不知韫玉也。吾之所以嗜浮屠之言以此。柳宗元之所以推崇佛教是因为他认为佛教有与儒家相通的观念,这就是他的“统合儒释”的观点。韩愈对柳宗元的观点断然无法接受,他坚决反对这一观点,并以呵斥的口吻写了《赠译经僧》: 万里休言道路赊, 有谁叫汝度流沙? 只今中国方多事, 不用无端更乱华。意思是说,谁让你佛教不远万里来中国了?中国已经有了许多麻烦问题了,佛教就不要来

反佛者皈佛的心路历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水中望月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18-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