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小学养成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习惯乃非意识行为,也可以说是不自觉的行为,它是在人的生存、生活实践中经多次重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来说终身受益。一年级是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只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保证下,学生才能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他们必须靠家长和老师的引导来认知世界。我坚持从实践出发的原则,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作为确立养成教育内容的主要依据。经过大家集思广益,初步归纳出了适合一年级学生特点需要的10种道德行为习惯,像爱国、守纪、待人、劳动、爱护公物、关心集体、助人、勤俭、刻苦奋发、团结友爱等,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诸如诚实、虚心、正直、宽容、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等,这些都是道德教育范围以内的,也是小学生力所能及的。二、具体措施(一)学习习惯 1、课前要尽量早点进教室,摆放好学习用品,静静的坐在座位上等待上课。离开教室整理好桌面。 2、课堂上积极表现,大胆表达出自己对问题的想法,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经常参加集体活动,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开朗、更乐观,还可以交往的新朋友。 3、晚上临睡前自己准备好第二天学习用品。 4、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学习。 5、要先做作业后玩耍。 6、书写要工整,格式要规范。 7、口头作业要认真完成,要求声音响亮,语言标准。 8、完成作业后要细检查。(二)充分利用班队会及晨会的时间学习《一日常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班级内设立"小小监督岗",专门负责
XX年小学养成教学工作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