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池
电解氯化铜溶液
通电前, Cu2+ Cl- 在__________运动。
通电后, Cu2+向__ 极(与电源____相连)移动,Cl-向___极(与电源____相连)移动。
电子从电源负极流向_________极,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发生_______反应。
电子从电解池阳极流向_______极,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发生_______反应。
总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阴
无规则自由
负极
阳
正极
电解池阴
CuCl2 Cu +Cl2↑
氧化
还原
电源正
Cu2++ 2e- == Cu
2Cl --2e-==Cl2↑
一、电解原理:
1、定义: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在两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
2、说明:①电流是发生反应的动力(使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顺利进行)
②阴阳离子做定向移动的导电过程,也就是两极发生氧化还原的过程,即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即为电解过程
③电流是直流电。
④在电解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二、电解池(电解槽):
1、定义: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2、形成电解池的条件:
⑴与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
⑵电解质溶液或熔化电解质
⑶形成闭合回路
3、电极名称: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进电子,还原反应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出电子,氧化反应
4、电极材料:
惰性电极:C、Pt、Au不发生反应
活性电极:Ag及以前金属,作阳极则溶解
为何当一个电极存在多种可能的放电离子时,不是大家共同放电,而是只有一种离子放电?放电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思考:
(物质在电解池的阴、阳两极发生反应的过程叫放电。)
阴极: ___电子,发生____反应,离子_____越强,反应越容易。
常见阳离子放电顺序:
Ag+>Fe3+>Cu2+>H+(浓度大)>Pb2+>Sn2+>Fe2+>Zn2+> H+(浓度小)>Al3+>Mg2+> Na+ >Ca2+>K+
阳极:___电子,发生____反应,离子_____越强,反应越容易。
②当阳极为惰性电极(石墨、铂、金)时,常见阴离子放电顺序:
S2- > I- > Br- > Cl- > OH- > 含氧酸根> F-
得
还原
氧化性
失
氧化
还原性
一般在非水溶液中才能放电
活性电极(Ag以前),电极优先失电子
分析电解反应的一般思路:
明确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
根据阳极氧化,阴极还原分析得出产物
阴阳两极附近有哪些离子
想一想: 若以铜为阳极,铁为阴极,电解氯化铜溶液,情况又如何?
电解池
能量转换
离子的迁移方向
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阳极(接电源正极)
阴极(接电源负极)
阴离子向阳极迁移
阳离子向阴极迁移
原电池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负极
正极
阴离子向负极迁移
阳离子向正极迁移
相同点
(从原理分析)
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电解41906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