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晚年美在金秋
原来以为“老”是一道遥远的人生风景,然而还未曾开怀唱熟几支青春的歌儿,青春之门就在面前悄然关闭了。然后是汗流浃背的中年,负重爬坡,乃至终于爬到坡顶,可以舒心地喘口气,这才发现人生那轮红日,已经悄悄滚近西山。虽说夕阳燃烧得别样辉煌,可惜已近黄昏,好光景毕竟不多了。
“老”是谁也无法躲避得了的。任你的体质如何强健,任你的遗传基因怎样优越,全然无法抗拒这一自然规律。“返老还童”只是神话或是童话里美丽的构想。假若有人说你“越活越年轻”之类褒语,如若不是客套的恭维,也只能是友善的鼓励吧。实话实说,人如能控制自己将衰老的曲线变得尽量平展舒缓,也就是相当不错了。
诚然,人的生理年龄是不可逾越变更的,而心理年龄是不可以年龄论断的。让一颗不老的爱心或童心始终在生命中搏动,不仅可把晚年煨成一片暖色,活着也就会有声有色有滋味了。社会上时见一些精神矍铄的长者,交谈起来,长者食非精细,居无豪宅,对物质的欲求相当寡淡,其心境却无一例外山高水长,享有人生风光的怡然极致。
记得一副对联,上联是:“无情岁月增中减。”重读之,不免悚然一惊,细细玩味,忖思写联者,必然是个深感世事沧桑、人事更迭,对这一增一减的辩证法有深刻认识的人。以前我总爱对比我年轻的人说他“来日方长”,其实这也是相对而言。人的一生是短暂的,蹦蹦跳跳长大了,匆匆忙忙变老了,溜溜转转离世了。我们每个人都置身于这个自然规律之中,没有任何人能够例外。虽有点悲情,却也是实情呀。因此,不必叹老,更不必忌讳。花,有开有谢;树,有荣有枯。理有必然,人也一样。对我们老年人来说,保持住那份原有的热情和活力,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我退休之初,曾一度望着家中阳台上那盆开罢了花的残兰,感慨地低吟:“清香吐尽站窗台,面对群芳心自哀,再度春风绿大地,新蜂不识旧时兰。”后来,我又读到了孔子的“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知晓而不芳”之名句,我想,人生不过几十年,风霜雨雪紧
感悟晚年美在金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