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让学生踏上快乐的口算之旅
摘要:口算能力是学时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在儿歌中训练口算,在活动中巩固口算,在生活中加强口算,使学生对基本口算算得又对又快,带领学生走入快乐的数学学习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使数学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低年级快乐口算多媒体训练
口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口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口算能力的高低,对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学生口算时,既要耳听,又要眼看,既要口说,又要心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耳、眼、心、口四种感官的有机结合。教师应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并逐步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那么,如何有效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呢?有的教师认为只要多做多练,学生的口算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殊不知,如果在平时的训练中只是一味地练、一味地算,会使学生由于学时的教学中,我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多媒体课件为平台,采取多样化的口算训练方式,为学生搭建口算实现价值和意义的绿色通道。
一、在儿歌中训练口算
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里活跃、放松而没有学习任务的课堂,转入到有很重学习任务的一年级,就会很快感到无味、枯燥,甚至出现厌学的苗头。对于这种情况,教师不要急于求成。我根据学生好动、活泼的特点,引导他们创编儿歌。我以学生蹦蹦跳跳在一起跳皮筋时的场景引入:学生正在边玩边唱:
“三二三井冈山,少年英雄黄继光……”
我让学生用这儿歌为模板,引导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来改儿歌,结果有的学生编得真不错:
“一加二等于三,二加一也是三,○三三○还是三,四一、五二和六三,七四、八五与九六,十减七来都是三。”
“三加一等于四,二加二也是四,五一、六二都是四,还有哪些等于四,大家都来试试看。”
……
教师通过编儿歌、唱儿歌,甚至边唱边跳,把练习内容寓于游戏之中,可以唤起学生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从而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仅对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能脱口而出,而且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兴趣盎然地再一次追求成功的乐趣。
二、在活动中巩固口算
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对单一形式的练习,兴趣会逐渐减弱。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安排形式多样的数学游戏来激发学生口算练习的兴趣,促进他们的心理始终保持着渴求与积极的状态,使学生感到轻松有趣,自愿训练,从而达到更佳的效果。
1.“对口令”。教师口述算式,学生回答案,学生之间比一比,看谁能算得又对又快。然后交换过来,学生出题目,教师口答,比一比速度。此外,形式可以一人一答,也可以一人连续串答。这种形式需要学生认真听,积极思考,迅速计算,耳、脑、口、手并用,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听力和记忆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为了和教师比赛,都是争着加入,想办法出题,想
“难”住教师。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学习变得轻松又愉快。
为了让学生能掌握三个数能组成四个算式的题目,熟练地掌握加减之间的关系,我进行如下对口令练习:
我:“我出4,小朋友出几?”(我一只手背后,一只手比出4)
学生答:“我出8。”(学生也是一只手背后,一只手比8)
我接着说, “4+8=12。”(我手前一伸,做出合并的姿势
多媒体让学生踏上快乐的口算之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