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如何提高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如何提高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
作为幼儿园的老师及家长,多了解一些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对更好地与儿童接触、更有效地对儿童进行教育,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在阅读本期《儿童世界》的文章之前,我们先来学习一个概念——特质词汇。特质词汇其实不难理解,就是我们描述一个人人格特点时所使用的词汇。那么,儿童在使用特质词汇方面有哪些规律和特点呢?了解这些规律和特点,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帮助呢?
一、特质词汇的意义
一般来讲,28个月大的儿童,已开始使用“好”“坏”“可爱的”“淘气的”等特质词汇来描述他人。特质词汇可以帮助儿童把人加以分类,让他们知道应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交往策略,从而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为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奠定基础。
二、儿童特质词汇研究的结果
笔者对儿童特质词汇的研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展开,调查对象选择了对儿童最了解的家长和教师。


(1)从概化、笼统到细化、准确。不管是哪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好”“坏”出现的频次都很高,体现出儿童对他人的认识是比较概化的。但年龄大些的儿童还会使用“聪明的”“勇敢的”“可爱的”等复杂多样的词汇准确描述他人。儿童对他人的描述从概化、笼统到细化、准确的发展特点和趋势,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
(2)具有一定的指向性。问卷中,提供了熟悉的小朋友,家长、教师和其他熟悉的成人,熟悉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的形象这三类目标人物,考察儿童对不同人的认识。调查发现,儿童可以使用不同的特质词汇描述和解释不同的人,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如对所熟悉的小朋友,儿童常使用“听话的”“调皮的”等词汇;对家长、教师和其他成人,儿童常使用“爱发脾气的”“有学问的”等词汇;而“勇敢的”“聪明的”等词汇常在描述和解释所熟悉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的形象时使用。
(3)评价多于描述。儿童所使用的特质词汇中,评价性的词汇占有极高的比例。在现实生活中,成人常常用这些评价性的词汇教育儿童,使得儿童也更多地关注对他人的评价。
(4)积极词汇多于消极词汇。这与儿童的年龄特点有关,也与成人注重正面教育和引导有关。
(5)理解多于使用。在儿童所使用的特质词汇中,有些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儿童对绝大多数的词汇的含义是理解的,只不过有时不会恰当地加以表达和使用。
三、如何提高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
儿童只有理解“他人是个怎样的人”,才能与其友好相处,逐步完善交往策略。因此,本研究能够为提高儿童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其社会性发展带来如下启示:

以往,人们较关注儿童身体的发展、智能的开发,而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比较忽视。愈来愈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期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不仅能理解他人外在的行为,还能在此基础上推断和解释他人内在的心理状态,并概括理解他人的人格特质。这提醒我们,应以一种新的视角审视儿童,重新认识和把握儿童的发展。
家长和教师应把儿童视作发展的主体,充分认识和挖掘儿童作为主体的发展潜能;家长和教师应以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科学评估儿童的身心发展,尤其是准确地把握儿童社会性发展水平和规律;儿童的身心发展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家长和教师不仅要注重促使儿童体格健壮、智能发达,也要注重培养儿童体察他人、友好交往的能力。
2

如何提高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xiong0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