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对高层建筑物防侧击雷的理解.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对高层建筑物防侧击雷的理解
摘要:本文通过对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高层建筑物外部防雷相关条款的解读,分析高层建筑物防雷特点及特殊地形对建筑物防雷的影响,确定高层建筑物防侧击部位,提出了高层建筑物应采取的防雷措施。对坐落在山坡地形上的建筑使用修正公式来确认防侧击雷部位。
关键词:防雷;高层建筑;防侧击雷;等效高度;防雷措施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以下简称《雷规》),是以IEC 62305系列标准[雷电防护]为主要依据,在GB50057-94(2000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基础上重新修订而成的,《雷规》改动最大、最难于理解的当属高层建筑物防侧击部分。如何采取防侧击雷措施?金属栏杆、金属门窗是否需要接地?均压环应该怎样设置?上述这些问题是防雷图纸审核人员和防雷检测人员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之一。
1 如何理解防侧击的部位
《雷规》规定: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高度超过30米的建筑物,建筑物高度超出30米的部位应采取防侧击雷。第二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高度超过60米的建筑物,其上部占高度20%并且超过60米的部位应采取防侧击雷,而其余部位不需要采取防侧击措施。例如100米的高层建筑物,只要在80-100米之间高度范围内设置防侧击雷;70米的高层建筑物,也只要在60-70米之间高度范围内设置防侧击雷。IEC的解释是,随着高层建筑物雷击点的高度降低,闪击侧边的概率迅速降低,只需考虑建筑物高度超过60米的20%部位,而低于60米的建筑物,闪击侧边的概率可以忽略不计。
《雷规》规定:对水平突出外墙的物体,当有建筑物防雷类别所对应的滚球半径大小的球体从屋顶周边接闪带外向地面垂直下降接触到突出外墙的物体时,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我们应理解为,用建筑物防雷类别所对应的滚球半径高度作为分割线,把高层建筑物分成上下两部分,其上部分,想象有个建筑物防雷类别所对应滚球半径大小的球体在屋顶周边接闪带外向下垂直下降,当有突出外墙的物体挡到时,突出外墙的物体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而其下部分,设想在建筑物防雷类别所对应的滚球半径高度上有一水平接闪带,用滚球法计算,突出外墙的物体不在滚球半径保护范围内的,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这个方法,又称“垂直下降法”,是一个全新的保护范围计算方法。但《雷规》只对第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有要求。
2 对《雷规》防侧击雷措施的理解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侧击措施:从30米高度起每隔不大于6米的距离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接闪带,并应与引下线相连。30米及以上外墙上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第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侧击措施:防侧击部位应按屋顶的保护措施处理,并符合对本类防雷建筑物的要求。
1)接闪器应布置防侧击部位各表面的尖物、墙角、边缘、设备以及显著突出的物体上;重点在墙角、边缘和显著突出的物体上;这里的墙角是指外墙壁的内角,边缘是指外墙壁的外角,显著突出物是指阳台、观景平台、设备平台等。
2)布置在建筑物垂直边缘处的外部引下线、最小尺寸符合本规范要求的外部金属物可利用其作为接闪器。
3)符合本规范要求的钢筋混凝土内钢筋、建筑物金属框架,当其作为引下线或与引下线连接时均可利用作为接闪器。
3 防侧击雷的具体措施和施工方案
在需要侧击部位利用

对高层建筑物防侧击雷的理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xiong0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