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
教学目标
⑴知识方面:
识记: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原理;
理解:了解人生探求社会理想的历程,懂得为什么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最进步、最科学的理想,理解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关系原理。
⑵能力方面:
通过对人类追求理想道路的分析概括以及不同理解的分析,培养如何历史地、辩证地看问题的方法;
⑶觉悟方面:
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提高学生立志成才的自觉性,并在行动上努力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
教学重点
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教学难点
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最崇高、最进步、最科学的理想的原因;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上节课结束之前,我们布置了一道思考题,现在请同学来具体分析一下;
有人说“一个人没有理想,照样可以生活得很好。”运用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一个人不能没有理想。有无理想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之一。人能在一定的理想支配下,按照一定的目标自觉地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人如果没有理想,就会等同于一般动物。
莎士比亚说:“人要是在他的生命盛年,只知道吃饱睡足,他还算个什么东西?简直不过一头畜牲!”此话虽然尖刻,但却道出一个道理:人活着总有对生活的想法,也即理想,理想人皆有之。
(2)一个人只有树立崇高的、远大的理想,才能真正生活得很好。
托尔斯泰说:“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这段话说明不同理想对人的生活质量、层次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低微的理想会把人降低到与动物差不多的地位;崇高的理想则会把人引向高尚,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诗人于沙写过这样的一首诗:
(多媒体显示) 有它,即使天黑下来
有它,无它,不一样也看得见光亮
有它,像船儿有桨无它,纵然在大白天
能漂滩,能斩浪眼前也一片迷茫
无它,像一只花公鸡它的名字——
只知为觅食奔忙叫理想
(设计此题目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在理想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进一步阐明理想对人生的巨大作用,使学生加深理解,并为引出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做理论上的铺垫)
导入新课
人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造历史,是通过各种典籍一代一代的传播下去的,有时候,一种思想、一本书会产生改变历史进程的伟大动力,今年是《共产党宣言》出版156周年,156年前出版的这本小册子,就产生过这样的影响。
《共产党宣言》是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政治文献之一,最早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得里希·恩格斯于1848年2月21日发表。这份文件最初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党纲,为该组织的目的和程序。该宣言鼓励无产者联合起来发动革命,以推翻“资本主义”并最终建立一个无阶级的社会。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
有哪一个反对党不被它的当政的敌人骂为共产党呢?又有哪一个反对党不拿共产主义这个罪名去回敬更进步的反对党人和自己的反动敌人呢?(《共产党宣言》卷首)
《共产党宣言》在传入中国整整一百年的风雨历程中,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历经无数坎坷,遭受万般磨难,终由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100多年来,尽管
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