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迁移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外语学习中,母语对学习者的影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即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这就是语言学习当中的迁移现象。母语既是外语学习不可缺少的基础和桥梁,又是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本文试通过对母语迁移理论的研究和母语迁移现象的成因分析,提出了几种有效利用正迁移,避免负迁移,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母语迁移理论
在外语习得中,母语对学习者的影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已引起了学术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母语迁移”(L1 Transfer)现象。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原理,母语由于其与外语的相似成分对外语习得产生的有益的、积极的影响叫做正迁移,它能促进学习者对外语的掌握与运用;反之,母语由于其与外语的相异成分而对外语习得产生的不利的、消极的影响叫做负迁移,它是学习者掌握和运用外语的障碍。
二、母语的正迁移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在外语学习中,迁移现象非常广泛。以汉语为母语进行英语教学,其正迁移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讲解语法规则更清晰易懂
由于语法规则是比较抽象的东西,在教学过程中完全用英语来解释语音现象、语法规则,学生难以掌握,例如要说清楚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的区别,虚拟语气句式等这类语言现象,只能用母语来解释,或者说只有用母语解释之后,学生才容易接受和掌握。
母语的积极作用同样也表现在英语阅读和词汇教学中。在早期直接法绝对排斥母语,但后期直接法也不得不承认母语在教学中的地位,认为在讲授语音、句型、句法以及阅读技巧、文化内涵、复杂结构等知识时,有时用母语可以避免很多误解。
由于汉语与英语之间的差异,离开了汉语的翻译,用目的语直接进行教学,尤其是翻译教学,当然是一种很落后的方法,但完全脱离母语解释,又不切合实际,尤其在基础教学阶段。在这个意义上说,母语解释能起到正迁移的作用。阅读教学中用母语解释作为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母语可以加快学习,也使学生的语言输出更准确,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母语的负迁移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由于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母语负迁移的出现是难以避免的,它对目的语的干扰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有效避免负迁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词汇是语言表达的基础,是流利运用英文的基石。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注意基本词汇的积累,鼓励学生多使用词典,特别是英汉双解词典和英英词典,尽可能多地接触英语词汇的多重意义和原文解释。
亲历语言环境是培养学生养成英语思维习惯,提高英语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尽量避免使用汉语,课内讲解以英语为主,课堂教学以语篇教学为主,至少以句子为单位。课堂上尽可能多给学生英文答题和英语口头交际的机会,最终摆脱母语的束缚,形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不要因为担心母语负迁移便因噎废食,教师应指导学生经常地、有意识地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着重在不同点上下功夫。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变换使
母语迁移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