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马上”与“马上体”.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马上”与“马上体”
2014年马年的到来,“马上”一词火爆“开盘”,高频率反复使用,“马上体”走红网络:“马上有车”、“马上有房”、“马上有钱”、“马上有对象”、“马上有玩具”’、“马上有娃”、“马上有工作”、“马上有文章”、“马上红”……这些词语已成为最新流行语,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各种“马上体”的图片、帖子层出不穷,创意无限……驮着各种礼物的马成了最为热销的产品,“马上有”也被众多商家当作营销口号,与精心分类的商品一起,向自己的顾客们热情兜售。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交际工具,它与社会息息相关。特定时间和空间的特定社会中的一切,都会确切地反映到这个社会群体所使用的语言中。反过来也可以说,语言反映了社会的一切现象和一切活动。
中国古代社会,马与人们的关系由一般上升到重要地位,由最初只是日常生活上的关系,上升到礼仪和军政的重要地位,形成了中国古代特殊的马文化。古代社会的人们对于马的意识,并没有停留在马的物性上,而是对马的文化属性展开了多方面的思索。从古至今的家畜中,马是唯一既有驮驾又具快速奔驰能力的家畜。马所具有的这种天然的特性,就使人们在将其使用于车驾的同时,也将马运用于古战场的厮杀,成为一种社会礼制和军事力量的体现。
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马的流动也带来民俗的流动。中国民俗史上,马不仅对游牧民族产生习俗上的影响,也对中原的农耕民族和其他民族产生过民俗的影响。中国历史的每一个时段和每一个空间范围,都可以看到由马影响而形成的社会文化,这种社会文化必定会反映在这个社会所使用的语言中。马字汇在六畜中是最庞大的,《说文解字》收马部字115个,《康熙字典》记录马部字433个,《辞源》收马部字136个,《汉语大词典》收马部字达658个。《辞源》以马字开头的词语有160多条,《汉语大词典》以马字开头的词语多达七百余条。
“马上体”如此流行,语言的社会性显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民众的诉求与新年的祝福是一种社会需求,这种社会需求正是“马上体”走红的一种重要的外在社会因素。追求新奇、追求变化是人类共有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表现在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各种活动中。语言成分的创造与使用中明显地反映出这种心理状态。新的理论、新的观念、新的追求、新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求新创新的心理得到了极大发挥。我们从“马上体”多样化的形式中清楚看出这种心理因素的作用和影响。“马上体”流行,还有其内在的原因,语言本身的特点是其成为流行语的内在语言因素。
“马上”一词在古代文献早已有十分广泛的使用。
(1)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与表所处“马上”密切相关的,唐宋以后还有“马上人”、“马上公”、“马上吹”、“马上房子”、“马上看花”、“马上得天下”等。
(2)吃毕,收下来与马上人吃。(《金瓶梅词话》第十三回)
(3)贾艰难赢项间,从马上公为客,一再使越,崎岖万里。(文天祥《乐庵老人刘氏墓志铭》)
(4)执事过了,腰锣、马上吹、提炉,簇拥着老太太的主亭子。(《儒林外史》第四十七回)
(5)迩年蓟镇,习为痼套,凡上司有言,不论是否,只是唯唯奉命,甚至增美其说,俗语云“马上房子”。何谓“马上房子”?只是眼前

“马上”与“马上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omfadaz59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