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精品资料】
第三讲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一、社会状况和政治思想概述
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基础——基督教;
教会世俗化;
教会与国家的关系;
神学政治观。
信仰上帝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双重政治。
中世纪“四大博士”:安布罗斯、杰罗姆、奥古斯丁和格里高利。
二、奥古斯丁的政治思想
(一)著述
《上帝之城》、《论自由意志》等等。
(二)主要思想
;
2.“双城说”(“上帝之城”还是“世俗之城”?);
;
4.“天上和平”和“地上和平”。
(三)奥古斯丁政治思想的历史意义
奥古斯丁的国家观反映了帝国末期人们对以往的国家观念的一种转变;
创立了一种不同以往的政治思想传统——神学政治思想。
三、托马斯·阿奎那的政治思想
(一)生平与著述
阿奎那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
著作主要有:《神学大全》、《论君主政治》、《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诠释》等等。
(二)主要思想
;
;
国家的目的:最高的善(维护全社会的公共利益);
国家的本质:国家是一个有政府和法律的社会;
立法者是“上帝”。
;
- 正义政体(君主制、贵族制和共和制)
- 非正义政体(暴君制、寡头制和民主制)
。
法律的分类:永恒法、自然法、神法和人类法。
(三)阿奎那政治思想的影响
经院哲学的最高成果,中世纪神学和哲学的集大成者;
“基督教的亚里士多德主义”不仅在当时成为宗教和世俗思想的权威,更为后世奠定了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思想史上的权威地位。
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三讲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