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持久战》背后你不知道的故事
《论持久战》是一部具有超前认识的创造性著作,它分析了中日双方相互矛盾着的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四个基本特点,作出了中国不会灭亡,也不能速胜,只要经过艰苦、持久的抗战,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中国的正确结论。
不仅成为指导抗日战争的科学的军事理论,而且在世界军事学术史上也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然而从1938年5月上旬开始,仅仅不到十天的时间内,这部5万字的军事理论著作就一气呵成了,这背后的故事又有谁人知?
翟作军是河南省济源人,1919年1月生,1936年3月入伍,离休前任武汉军区空军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他曾在1937年10月至1939年4月,给毛主席当过警卫员。他曾这样回忆道:
“主席写《论持久战》,已经有两天两夜没有睡觉了,还一个劲儿伏在桌子上写呀写的。实在写得太累太困的时候,才叫我们给他打盆水洗洗脸,清醒清醒,或者到院子里转一转,要不就躺在躺椅上闭上眼养一会儿神,又继续写。饭吃得很少,脸色也不好看。大家深怕主席累病了,便在值班时加倍注意,劝主席多休息。”
有一天,又轮到了翟作军值班。当夜幕渐渐降临时,他照例走进毛主席的房间,给主席点燃两根蜡烛,分别放在了桌子两端。他故意把动作放慢,想趁机劝说主席休息。可是跟往常许多时候一样,主席的眼睛依然一下都没有离开过纸和笔。他只好灰溜溜地退了出来。转眼间半夜过去了,到了主席该吃饭的时候,他把饭菜端给主席,赶紧提醒主席趁热吃,然后睡会儿觉。
主席在说:“你们先睡,工作没搞完睡不着”的话时,手中的笔仍不停地“沙沙沙”写着。见此情景,翟作军再次恳求主席吃完饭早点休息。主席抬起头看翟作军一眼,微笑着说:“好,等一会儿就睡。”
大约过了一顿饭的工夫,他估计主席该吃完饭了,想去把碗筷收拾一下,好让主席睡觉。谁知他推开门一看,主席还在聚精会神地写着,放在桌子上的饭菜除了不再冒热气没有任何变化。
翟作军回忆说:“我很失望,只好进屋去,把饭菜端出来放在火上热了热,又给主席送去。‘主席,您吃饭吧,天冷,一会就凉了。’我说。‘啊?我还没有吃饭?’主席抬起头,看看眼前的饭菜,好象自己都不大相信,说:‘好,就吃就吃。’我又走了出来,有意多等了一会儿,心想这一回主席总该把饭吃了吧。哪知道进去一看,饭菜还是没动。主席还在低头写作。那种专注的神情,就好像那只笔就是整个世界。我过去看他,他根本就没察觉。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说不清是啥滋味。直到天快亮时,我再次去主席屋里,见主席还在写,饭仍然一动没动。”
主席就这样连着五六天纹丝不动地写着稿子,睡觉时间几乎没有。两只眼睛里布满了血丝,面颊也日益消瘦下来,颧骨凸了出来,脸上浮起一层淡淡的青黑色,饭吃得更少了。看着主席日渐衰弱下去,警卫班几个人的心里都十分焦急,为毛主席的身体健康担心和忧虑。可谁都没有什么好的法子能让毛主席好好休息。
翟作军描述道:“到了第七天,又轮到我值班,主席依然不肯休息,继续在写。这里虽然已是春天,天气还是较冷的,夜间坐久了,还冻脚呢。我怕主席冷,弄了盆炭火搁在主席脚边,又想起主席硬板凳坐着累,就到饲养员那里找了条当马垫子用的毛巾毯给主席垫在椅子上。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我听得主席在叫:‘警卫员,你来一下。’我刚想站起身向主席房间走去,忽然闻到一股破布烂棉花的焦糊味儿,心里在奇怪什么东西烧了,走进去一看
论持久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