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15线当金山至大柴旦公路二期工程B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一、编制依据
《国道215线当金山至大柴旦段公路二期工程施工招标文件》(项目专用本)、《国家高速连云港至霍尔果斯公路柳格联络线一阶段施工图设计》、《青海省当金山至大柴旦段公路(二期工程)施工合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5)、青海省路桥建设有限公司《项目法施工管理手册》、青海省路桥建设有限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二、工程概况
1、概述
本项目(G215)为国家高速公路网中连霍国道主干线柳圆至格尔木联络线当金山至大柴旦段二期工程,也是青海省“三纵两横三条路”公路主骨架网中第三纵(G215)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京藏”和“连霍”高速公路的主要联络线之一,也是青海省连接甘肃、新疆的捷径通道之一。该线的建成,将更好的服务于甘、青、新三省的交通运输,促进柴达木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
本标段的起讫桩号:TK340+000-TK409+。工程内容主要包括:路基土方、跨线立交、中桥、通道、小桥、涵洞、排水、沥青砼面层、水稳砂砾基层及级配砂砾底基层等工程项目。
2、沿线地形、地质、地震、气候、水文等条件概述
该项目位于柴达木盆地的西北部,依据地形成因及形态,可分为山地、山间盆地两大类,两者呈交替出现。构造位置为青藏歹字型构造带的头部外围裙带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到西翼反射弧西边部分的交汇部位,其构造形迹复杂。岩土体特征具有明显的地貌分布规律:山区以下元古界砂岩、板岩、灰岩及侵入岩为主,其中砂岩、灰岩、侵入岩抗分化腐蚀能力较强,多形成陡峻山体。盆地的边缘地带则以洪积物为主,堆积物以碎石土为主,颗粒粒径大小混杂,杂乱无章,一般在洪积扇顶部,碎石含量较多,碎石粒径较大,远离山口处,则粒径变小,以含砂砾土、砂性土为主。
,—。
该项目深居欧亚大陆的腹地,受周围山脉的阻挡,暖湿气流较难进入盆地,形成大陆性干旱向荒漠过渡的气候类型,℃,极端最高气温34℃,极端最低气温-30℃;,年平均蒸发量2177mm,,最大风力20m/s;最大冻深172cm。具典型的大陆荒漠化气候区,具有高寒干旱、少雨多分、气候温差大。四季不分明、冬季漫长的特点。
项目区域内主要的河流有嗷唠河、洋水河两条季节性河流,嗷唠河平时干枯,有强降暴雨时才形成洪流,但流量不大。洋水河多以裂隙水和孔隙潜水的形式出现,顺流增量,受降雨的影响较大,一般在雨季泉水流量较大,干旱期水量较小。水源可分为地下水补给型、雪雨水补给型及冰雪融水补给型,大多数为季节性河流。
沿线不良地质现象为泥石流及洪流,特殊性岩土为盐渍土。
3、主要工程数量
路基土方:2819342m3
跨线立交:6-20m/1座
中桥:2-16m/1座
小桥:56m/6座
通道:48m/7座
钢筋砼盖板明涵:455m/35道
排水防护工程:# m3
沥青砼面层(厚4+5cm):822915m2
水稳砂砾基层(厚20 cm):874981m2
级配砂砾底基层(厚30 cm):
级配砂砾底基层(厚40 cm):366946m2
培土路肩(厚46cm):98825m3
砼预制块路面镶边:
4、工程要求
合同工期: 2009年10月17日-2011年9月30日
5、质量要求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设计文件以及有关规范和规程中的有关章节执行。
6、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见后表)
7、工程施工重点及难点
本合同工程没有难点工程,重点工程是沥青砼路面工程。
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技术指标
1
设计速度
Km/h
80
2
路基宽度
m
13
3
行车道宽度
m
2×
4
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m
550
5
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最小半径
m
2500
6
凸曲线最小半径
m
7000
7
凹曲线最小半径
m
9000
8
最大纵坡
%
6
9
停车视距
m
110
10
桥涵设计荷载
级
公路-Ⅰ级
11
桥涵设计洪水频率
大中桥为1/100,小桥涵为1/50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
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G215线当大二期工程B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