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分子式的计算;②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③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④有关溶液浓度(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⑤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⑥有关物质溶解度的计算;⑦有关溶液pH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简单计算;⑧有关燃烧热的简单计算;⑨以上各种化学计算的综合应用。
,计算填空题、实验计算题、计算推断题和综合计算题等,2007年高考将化学计算部分常见的最后两个计算大题取消,计算的考查已落在选择和填空题中。
:
(1)注意速算巧解。一般在第Ⅰ卷中会出现五到七个左右要计算的量很少或者根本不需要计算的试题。纯计算题不超过两个,其命题意图是考查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重点考查学生运用题给信息和已学相关知识进行速算巧解的能力。
(2)起点高、落点低。这方面主要是第Ⅱ卷中的计算题。试题常以信息给予题的形式出现,但落点仍是考查基本计算技能。
(3)学科渗透,综合考查。主要考查各种数学计算方法的运用、物理学科中的有效数字及语文学科的阅读能力。
(4)综合计算题的命题趋势是理论联系实际,如以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等作为取材背景编制试题,考查视野开阔,考查学生用量的观点把握化学知识、原理、过程等。
一、有关化学量与化学式的计算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既是基本概念的内容,又是化学计算的必不可少的计算工具。主要考点:
(1)有关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微粒数间的换算
(2)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3)有机物的分子式、结构式
(4)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应用
解题策略:
(1)掌握基本概念,找出各化学量之间的关系
(2)加强与原子结构、元素化合物性质、有机物结构性质等相关知识的横向联系
(3)找出解题的突破口,在常规解法和计算技巧中灵活选用
例1、往100mLpH=,微热使反应充分完成后,生成一氧化氮气体448mL(标准状况)。则反应前的混合溶液中含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
(A) (B) (C) (D)
答案:A。
二、有关溶液的计算
以溶液为中心的计算,主要是灵活运用有关的计算公式。主要考点:
(1)有关溶质溶解度的计算
(2)有关溶液浓度(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3)有关溶液pH的计算
(4)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
解题策略:
(1)有关溶解度和溶液浓度的计算,关键要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理清相互关系一般可采用守恒法进行计算
(2)有关溶液pH及离子浓度大小的计算,应在正确理解水的离子积、pH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解题时,首先明确溶液的酸(碱)性,明确c(H+)或c(OH-)
例2、1体积pH=,则该碱溶液的pH等于( )
A、 B、 C、 D、
解析:强酸强碱恰好完全反应,则两溶液中的H+、OH-的物质的量刚好相等。设强碱溶液中OH-浓度为X 。
∴1×10-=10·X
X=10-
∴强碱溶液中C(H+)=10-14/10- PH=
答案:C
三、有关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计算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是计算的难点,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理论的抽象性以及逻辑性,再加上条件的多样性,使其成为较难掌握的一种计算类型。主要考点:
(1)利用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进行计算
(2)各物质反应速率间的换算
(3)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解题策略:
(1)加强对速率概念、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
(2)将等效平衡、等效转化法等分析推理方法与数学方法有机结合,在采用常规解法
的同时,可采用极值法、估算法等解题技巧
例3、由N2和H2组成的混合气体,,,使之反应并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求:
(1)反应前混合气体中N2和H2的体积比;
(2)平衡混合气体中NH3和H2的物质的量;
(3)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
答案:⑴ V(N2) :V(H2)= 2 :3
⑵ n(NH3)平= ;n(H2)平=0mol
(3)α(N2转)=50%
四、有关氧化还原、电化学的计算
以氧化还原为中心的有关计算,是高考的热点。主要考点:
(1)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确定及量的计算
(2)转移电子数、电荷数的计算
(3)电极析出量及溶液中的变化量的计算
(4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20-化学计算方法与技巧教学案(含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