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沃土育新苗
—记黑龙江省密山市“十佳”班主任王连成
王连成,1969年出生于美丽的兴凯湖畔,大学毕业后光荣地成为一名兴凯湖乡中心学校的教师,能为家乡教育做贡献,他感到非常自豪。自参加工作来,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常年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工作。二十二年来,他已在农村教育这块沃土上扎下了根,倾注了全部精力和爱心,用自己的青春,谱写了壮丽的教育篇章。
痴心不改无怨无悔
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他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工作中,乐于奉献,严于律己,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尊重,得到同事的赞许,领导的信任,赢得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多年来,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成为他人生前进的动力。自从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他把全部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到他所热爱的事业上。他爱校如家,和学生同吃同住在学校,夜以继日地工作,周五他才能回家,妻子埋怨他,孩子抱怨他。特别是在集中办学后,王老师连续7年任毕业班班主任,担负毕业班的语文和数学教学任务,在紧张的期末复习阶段,每天晚上他不论多忙,都坚持给住宿学生上晚自习,一年年下来,自己却多种疾病缠身,但是当他看到所教班级在全市测查中取得优异成绩时,他的内心又是感到了莫大的幸福。他经常深入到学生家庭进行家访,他说走进学生家庭,走近学生的生活,这样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还促进了师生家长的心灵更加相融。王老师随和、热情,每次家访带来的都是赞赏和期望。家长称王老师是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的老师。
在教学实践中,王老师感到,除了转变思想观念以外,如果不从教法和学法上进行改革,就不可能使孩子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因此,王老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努力专研业务,深入领会新改革的精神,学习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上他总是一丝不苟,每堂课他都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在备课中和其他老师共同研究,诚心合作,为讲课打基础。在课堂上,他总能把全班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在愉悦中学习知识,形成能力。正因为如此,在关注潜能生成长和做好问题生思想转变工作方面表现突出,他注重课堂教学的研究、反思,积累经验。把关心、爱护、尊重、自信、激励、希望带进课堂,无论学科教学,班级管理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教育教学成绩居全市前排。
春风化雨爱心一片
作为一名班主任,自身的师德修养是最重要的。首先是做真诚的人,做正直的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动人、感染人,王老师把对学生的爱,对事业的执着,化为自觉的行动,王老师平易近人,尊重学生的人格。二十多年来,从不与学生大声喊,从不采取粗暴强硬的手段管理学生,而是采取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在他的教导下,像刘文龙、李鹏一些顽皮的学生也变得文明了,仇视的目光也变成了感激的目光。王老师注重班风学风建设,思想上关心学生,感情上亲近学生,生活上关怀学生,师生关系特别融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班级在各项评比中成绩优秀,在常规管理考核中名列前茅
。他注重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用爱心换学生的真心。学生学习压力大,学生经常产生厌学、逃学、甚至想辍学的念头。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就有了积极性。他经常放弃休息时间,进行家访,与学生个别谈心,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家庭状况,耐心细致地做好潜能生的转化工作。在他的鼓励帮助下,有多名学生,重拾起学习的信心,扬起理想的风帆,王老师用爱心,赢得
勤耕沃土育新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