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学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绪论
第一单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可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认知: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
需要和动机:以欲望、要求的形式表现出来,反映的是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
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产生的外界事物的态度和体验,以人的需要为中介。
意志: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表现了心理对行为的支配。其支配力的强弱用于评价其意志的品质。
人格:由气质和性格组成。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气质:相当于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
性格:表现在人对事物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绪情感、意志。
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大脑活动的结果但不是大脑活动的物质产品;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一种主观,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还可以是体验。
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艾宾浩斯: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希波克拉底把人分为四种类型,盖伦提出拮据这个概念,把希波克拉底的分类叫做人的气质类型分类。
古代的心理学对心理现象的研究用的是思辩和总结个人经验的方法,不具备实证的性质,在19世纪前属于哲学的范畴。
冯特于1879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看作是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二、学派的纷争
构造心理学:为冯特、铁钦纳。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内省实验的方法,分析意识的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及及它们如何联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企图从意识经验的构造方面来说明整个人的心理,只问意识经验由什么元素构成,不问意识内容的来源、意义和作用。
机能主义心理学:杜威、安吉尔。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下和詹姆士实用主义思想的推动下建立,反对把意识分解为感觉、情感等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反对把心理看作一种不起作用的副现象,强调心理的适用功能;反对把心理学只看作门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强调心理学研究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行为主义:华生。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研究行为。认为心理研究行为的任务,应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由此根据刺激推知反——根据反应推知刺激;认为只要确定了刺激和反应(即S-R)之间的关系,就可以行为,并通过控制环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也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格式塔心理学:魏特海墨、克勒、科夫卡。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相加,意识、经验也不等于感觉和感情等元素的集合,行为也不等于反射弧的集合,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组成它的元素,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建立了完形心理学。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含两个主要的部分,即意识和无意识;提出了潜意识和前意识;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认为三者发展平衡就是一个健全的人格,否则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
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人本主义心理学(第三势力):罗杰斯、马斯洛,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重视人自身的坐,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认知心理学:把人看作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生理心理学: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第四单元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实验法。
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人的行为和活动,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观察法的注意事项:观察者不应干预活动的进行,只客观的进行观察,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加以记录然后进行分析。不能控制条件,只能听任活动的自然进行;所获得的资料,不能按事件发生的先后简单地做因果联系的解释。
调查法: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的对象提问,通过对他的回答的分析,来了解他心理活动的方法。
调查法的种类:访谈法,问卷法,心理量表法。
调查法的注意事项:事先列好提问的问题或提问的提纲;问卷
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学习笔记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