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福建省新教师招聘及农村教师进城考试教育学考试大纲读书笔记
第一章、教育学及其发展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包含在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中,未形成独立学科。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以一系列具有比较完整理论体系的资产阶级教育家及代表作的出现为标志。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萌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现代教育学之父、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实用主义、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以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斯卡娅及代表作为创始,本世纪50年代后,实现教育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杨贤江《新教育大纲》、凯洛夫《教育学》
(4)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第二章、教育及其发展
一、教育的定义
1、广义:凡是能增进人的知识、技能、身心健康、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都称为教育。
2、狭义: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需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各种影响,使其身心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二、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历史分期
1、根据生产力水平:原始社会教育、古代社会教育、现代社会教育
2、根据生产关系: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社会主义社会教育
3、根据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水平: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教育、未来理想社会教育
4、根据产业技术:农业社会教育、工业社会教育、信息社会教育
5、根据人类学家米德:后喻文化教育、并喻文化教育、前喻文化教育
6、根据创造的文化类型:语言文化阶段的教育、印刷文化阶段的教育、电子文化阶段的教育、数字文化阶段的教育
7、根据教育自身形态的演变:个别教育衍生阶段、学校教育衍生阶段、学校教育系统衍生阶段、终身教育系统衍生阶段
(二)教育的历史分期的特征
1、原始社会的教育
附属性、原始性、平等性
2、古代社会的教育
专门化、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学校产生但并不完善、与生产劳动对立与分化、官私并行、以个别教学为主、教育的象征功能占主导地位、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有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教育内容更加丰富
3、现代社会的教育
现代学校出现并发展、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上升、全民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变革迅速、规范了各类教育组织、终身化、人性化、关注点从过去转向未来
定义: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萌芽阶段:我》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西方最早教育专著是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论演说的教育》)
独立形态阶段:始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为近代教育体系建立了基本框架;德国“科学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被认为是教学形成规范学科的开,即第一部科学体系的教育专著。
教育学的蓬勃发展阶段:实验教育学,德国教育家梅伊曼;文化教育学,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克伯屈;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
广义: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
狭义: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身心得到发展的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但并不限于学校教育。
古代教育:中国4000多年前;夏代《孟子》;西周“六艺”;春秋战国,儒、墨,孔子;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科举;魏晋南北朝,“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宋代《四书》《五经》;明代,八股文。
古印度:婆罗门教和佛教;古埃及:“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
古希腊、罗马:贵族请家庭教师,低下阶层进私立学校;
古雅典:培养政治家,商人;古斯巴达:培养军人。
(古雅典、古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的教育,注重身心和谐发展)
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神学、七艺。
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资本主义的萌芽,掀起文艺复兴运动
近代教育: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作用: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权利
(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培养具有一定政治
2013年福建省新教师招聘及农村教师进城考试教育学考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