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不同的恶性肿瘤(肺癌、乳腺癌、淋巴瘤、食道癌、恶性胸膜间皮瘤),胸部淋巴引流的方式不同
CT:评价胸部各种恶性肿瘤淋巴系统累及的主要方法:扫描的方法+观察重点
不同部位、不同病变淋巴结累及的评价标准不同
淋巴结的累及、分期影响治疗
一. 正常纵隔淋巴结
主要分布:气管远端+隆突下+主支气管周围
正常大小:CT的径线测量:最大短轴径
气管远端周围+隆突下≦ 11 mm
气管近段+上纵隔≦ 7 mm
右侧肺门+食道周围≦ 10 mm
左侧肺门+食道周围≦ 7 mm
一般,>10 mm,淋巴结肿大
正常胸部其它淋巴结
文献很少
横膈旁< 5 mm
内乳、膈脚后、胸膜外 CT不能显示
正常的形态:
长圆形,肾形,淋巴门明显低密度
淋巴结转移的判断
>大于正常径线:敏感性+特异性不高
正常大小淋巴结可以有转移
肿大淋巴结,炎性反应性+肉芽肿
形态:有帮助
圆形
多个呈串
圆形+中心坏死,周边强化
PET:F18-FDG,可提高判断准确性
二. 肺癌
正常肺淋巴引流
肺实质:小叶内→小叶间→段、叶间和支气管血管束→肺门→纵隔
胸膜:壁层+脏层→外侧→肺门旁→纵隔
两者间广泛吻合+交通
功能:清除间质液体+异物+抗原等
肺癌的淋巴转移途径=肺实质淋巴引流途径
肺癌的淋巴引流
不同部位的肺癌淋巴引流途径不同
一般:肺门→纵隔
右上叶:右侧气管旁+前纵隔
右中、下叶:隆突下+右侧气管旁+前纵隔
左上叶:主动脉弓下及弓旁
左下叶:隆突下+主动脉弓下
吻合+交通的广泛存在:
上叶的肺癌→纵隔(无肺门累及)
肺段间与胸导管交通:纵隔内无淋巴累及,但体循环累及
淋巴结station(区)
1~9:纵隔淋巴结,以胸膜反折为界
10~14:非纵隔淋巴结
右上
右中
右下
左上
左下
2R 和2L
4R、4L和5
HN=10,ILN=11,LN=12,SCN=7
LIPLN=9,RIPLN=9
的TNM分期中的淋巴结分期
淋巴结状况
定义
N0
没有局部淋巴结转移
N1
同侧支气管、肺门、肺内淋巴结转移
N2
纵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
N3
对侧纵隔或肺门、同侧或对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胸部恶性病变的淋巴结累及方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