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12月讯网易财经《意见中国--网易经济学家访谈录》栏目近日专访了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张礼卿。他呼吁人民币尽快升值。他对天量外汇储备很担忧,他警惕美国的通货膨胀政策,认为中国应该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
张礼卿长期支持人民币升值的观点。在访谈中,他说,人民币不升值“对中国经济最主要的不利影响就是延缓它经济结构的调整。”压低汇率实际上是用非出口部门的利益补贴给出口部门,“主要的受益者应该是出口部门的工人、劳动者,当然还有资本所有者。相对而言,没有受益的,甚至是受害的,是在非出口部门领域。”
目前流行的“货币战争”、“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是阴谋”的说法,张礼卿并不认同,他说:“阴谋论的依据并不充分,其实美国人也没有说是瞒着你在做什么”。
谈到低估人民币带来的引入型通胀时,张礼卿说:“出口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那么通货膨胀带来的这种影响是全社会的,不仅是出口部门,而是所有的部门。”
此外,伴随着低估人民币的是中国持有的天量美元外汇。由于美元不断在缩水,这笔庞大的美元资产正在不断缩水。张教授对此很担忧,他说,解决外汇储备安全性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别让它再增长,通过扩大内需,通过人民币汇率的适当升值,通过我们一些影子政策,出口鼓励政策的调整,使得我们的贸易顺差不要再进一步扩大。”
张礼卿认为,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应该渐进调整。可以通过升值人民币,发掘国内市场的办法来转变发展模式。
面对美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张礼卿提醒中国应谨慎应对,不能加剧国内的通胀压力。而为了抑制通胀,中国应该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
以下为访谈实录:
人民币低估造成畸形经济结构
网易财经:您是长期支持人民币升值的,今天您是怎么看待人民币升值问题的?
张礼卿:我觉得首先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是一定要升值的。因为这是一种经济规律,随着一个肯定要提高。所以这个体现在实际汇率方面,伴随着经济增长,一个国家的实际汇率呈一种上升的趋势。从短期来看,现在我们国家的国际收支顺差非常大,特别是经常账户的顺差非常大,所以这个就需要我们通过各种调剂手段,包括汇率在内,使得顺差有所减少,使得国际收支趋于均衡。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个月来,我们的出口又增长非常快,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幅中间,出口的贡献度比去年,比前年都要显著提升,而消费和投资的贡献率有所回落,所以这又增加了一份升值的必要性。还有一个我觉得从短期看,因为我们的通货膨胀率最近比较高,%,食品部分可能已经超过10%,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如果升值,我觉得是有助于控制通货膨胀的进一步发展的。
网易财经:能给我们解释一下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之间的关系吗?因为可能大家都会有一种误解,就是可能会觉得人民币升值就是不好的,而很少去理解人民币升值和通胀之间的关系。
张礼卿:如果人民币升值,那么出口会有所减少,出口会有所减少,因为升值以后,出口的产品的竞争力有所减弱。那么与此同时,进口的东西会更加便宜,更加便宜,所以升值的结果对通货膨胀来讲,一方面是抑制了进口,另一方面是增加了进口。所以,这个升值是有助于减缓通货膨胀的。
网易财经:人民币如果长期被低估的话,您觉得对中国的经济有什么影响?
张礼卿:对中国经济最主要的不利影响应该就是延缓它经济结构的调整。因为低估使得出口部门有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长 张礼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