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1
政治讽喻诗
先向歌诗求讽刺
社会写真
幻灯片2
悯农二首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这两首诗都抒发了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2、这两首诗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幻灯片3
1、第一首写的是丰收成灾,让读者体会灾难背后那一双双无形的手------税收重重,重在批判。
第二首写的是农民不畏严寒酷暑,四季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重在同情。
2、选取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那个畸形社会的矛盾。
幻灯片4
讽喻诗是作者对世态、人生等进行真知灼见的探索,或从正面作出评判,或从侧面发出讽刺而撰写的诗篇。
鲁迅先生指出:“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所以它不是‘捏造’,也不是‘诬蔑’;既不是‘揭发阴私’,又不是专记骇人听闻的所谓‘奇闻’或‘怪现状’”。而是针对“在那时却已经是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至可恶”的事情,加以提炼、夸张而形成讽刺。发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这是人类进步的必然;关注社会,心系民众,针砭时弊,更是历代进步作家的共同使命。
幻灯片5
二、特点介绍
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
“其辞质(质朴)而径(易懂),欲见之者易于谕也;其言直(直率)而切(准确),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流畅)而肆(上口),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新乐府》)
幻灯片6
1、表现官民阶级对立,揭露统治阶级对百姓残酷剥削与压迫,战争或徭役造成百姓亲人分离的黑暗现实;体现出作者对社会、对政治、对人民的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
2、表现宫女的哀怨,失去自由和爱情的痛苦。
幻灯片7
二、艺术特色
1、表达技巧
(1)对比: 统治阶级的不劳而获与农民的辛勤劳作却一贫如洗形成对比;
(2)比喻: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3)选取典型事件,漫画式的笔法(夸张、比拟、象征),寓议论抒情于叙述描写之中。
2、语言特点:质朴、含蓄、讽刺性强。
幻灯片8
鉴赏方法
1、写了什么事情
2、刻画什么形象
3、用了什么手法
4、反映什么现实
5、表达什么感情
幻灯片9
鉴赏示例
幻灯片10
石壕吏
杜甫
1、写了什么事情:
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
2、刻画什么形象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差吏的如狼似虎,凶狠无情;
老妇贫穷,使人同情;弱小,让人哀怜;孤苦,使人体恤;死别,催人肝肠。
幻灯片11
3、用了什么手法
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个性化的语言显得特别生动,读起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4、反映什么现实
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5、表达什么感情
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幻灯片12
卖炭翁
白居易
1、写了什么事情
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卖炭的悲惨遭遇,表现他谋生的困苦。
2、刻画什么形象
“满
先向歌诗求讽刺——社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