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卧底”和“告密”有感.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卧底”和“告密”有感
黄苗子和冯亦代都是老一辈大师了,他们的坎坷经历、道德文章,受到许多人的同情和敬重。忽然间发现他们曾为当局做过“卧底”,有过“告密”的行为。消息传来,一片哗然。再一深究,发现有过类似情况的,并不止冯、黄二公,许多历来受人尊敬的大师级人物,也都说过亏心话,甚至做了一些亏心事,虽然都是违心的。
说这样的人很多,黄、冯二公不过是未能“免俗”,不是为他们开脱,情况真是如此。不用很大学问,查一下《新华字典》就知道,“俗”就是“大众化的、通行的、习惯的”意思,表示“趣味不高”,“鄙俗”。当年“告密”成风,就是一种社会现象。说要“靠近组织”。你拿什么表示“靠近”呢?无非是汇报思想,汇报周围情况。“打小报告”,说穿了,就是“告密”。那个时代的党团员都有此义务。争取入党入团的积极分子们,也要这样做,甚至做得更积极,更主动,更用心。在右派集中改造的地方,也不乏右派告密,伤害同类的令人痛心的事。
但中国人历来是讲骨气,追求高风亮节的。远的不说了。就是晚清和民国年间,许多人也曾是铮铮铁汉,刚正不阿的,针砭时局,当面顶撞“委员长”。怎么到了新社会就不一样了呢?莫非“思想改造”,“脱裤子割尾巴”,“做驯服工具”的教育,叫人把气节都忘记了?
不是忘了,是讲不起了。毛泽东常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他老人家真是太圣明了。高风亮节不是悬在空中的东西,也要附在一张“皮”上,把你这张“皮”揭了,你就无能为力,再也讲不成了。
开国以后,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三大改造完成,极左路线肆虐的那些年,所有的“皮”都给你剥得干干净净。到了这个时候,不要说得罪最高当局,从中央到地方,到县以下公社、大队,“普天之下”大大小小任何单位的头头,你都得罪不起,得罪了就没有好果子吃,没有活路了。想走?户口、组织关系在人家手里攥着,没钱没粮,饿死你吧。当然也没有哪个单位会要你。你的文章再好,也卖不出去。亡命出国?做梦吧。其实连梦都不敢做。借你十个胆也不敢。你跑不出去。
我不厌其烦地絮叨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是因为越来

“卧底”和“告密”有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kjafow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9-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