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精准扶贫”视角下教育扶贫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精准扶贫”视角下教育扶贫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文章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以广东河源三个贫困村为调研对象,深入了解农村教育扶贫的现状及问题,并针对现状和问题从政府、社会、和基层扶贫干部的角度提出相应对策和新思路。调研显示农村教育扶贫工作面临教师资源流失、学前教育成本高、家庭“读书无用、不如打工”观念根深蒂固等现状及问题。本文据此从政府、社会和基层扶贫干部的角度出发,探究教育扶贫的对策,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完善贫困学生助学体系、推进职业教育等,基层扶贫干部应该加强教育宣传,并及时建立特色资助项目等。
关键词:精准扶贫;教育扶贫;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10-111 -02
一、引言
XX年以来,“精准扶贫”已成为中国扶贫脱困工作最重要的关键词。精准扶贫最基本的定义是扶贫政策和措施要针对真正的贫困家庭和人口,通过对贫困人口有针对性地帮扶,从根本上消除导致贫困的各种因素和障碍,达到可持续脱贫的目标。而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构成部分,能够为脱贫提供长久动力,有效切断返贫之路。XX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在坚持精准扶贫的基本原则下,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然而由于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刚启动,并且精准扶贫背景下教育扶贫工作与以往常规扶贫工作有所不同,因此教育扶贫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二、农村教育扶贫的现状及主要问题剖析
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河源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曾荣获广东省“教育强市”。XX年河源市紫金县、龙川县、和平县通过省教育强县督导验收,全市教育强县覆盖率达100%,五县一区顺利通过“创均”国检。但是,随着社会新形势的发展和落实教育扶贫工程的新要求和新期待,精准扶贫背景下河源市教育扶贫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教师资源流失
目前农村教育存在教师资源严重流失的问题。因农村学校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条件差、教师发展前景不乐观等因素导致优秀教师从农村转向资源更丰富的城镇,而优秀师资的流失导致教育质量下降,教育质量下降又导致学生流失,学生流失又导致许多农村学校被迫撤销或合并,进而更不容易吸引优秀教师资源,如此恶性循环使得农村教育水平难以提升。以河源市C镇为例,因农村教师资源严重匮乏,一些村庄小学被迫合并甚至撤销,学生无法在本村接受良好教育,而家长为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被迫移居到城镇,在镇上租房照看子女上学,由此产生一系列额外支出,更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导致更加贫困。
学前教育成本偏高
子女的教育成本,尤其是在学前教育和大学教育的学费及生活费,对普通农村家庭是一笔巨额支出,给家庭带来巨大经济负担。以河源市L村为例,作为国家认定的贫困村,其村民反映子女学前教育的学费比大学教育的学费都高,学前教育一学期的学费高达3000元,这对于贫困村的贫困家庭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在贫困村尚且如此,在乡镇甚至城市的教育成本将更加高昂。高昂的教育成本很大程度增加了家庭的支出,导致部分贫困家庭子女因高额学费而辍学打零工补贴家用。
家庭“读书无用、不如打工”观念根深蒂固
受知识文化水平的限制,许多家庭教育观念落后,“不用读

“精准扶贫”视角下教育扶贫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dwiirh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9-01-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