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四讲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精选).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节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第四讲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新文化运动
二、选择马克思主义:历史的合力
第一节
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器物层
制度层
文化层
(一)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以往少数先觉者的救国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是因为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无所容心”。中国国民的性质与行为的堕落,乃是“亡国灭种之病根”。因此,“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
“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国民性不改造,“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他们决心发动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以期廓清蒙昧、启发理智,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即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这个运动后来被称为新文化运动。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这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起指导作用
一、新文化运动
(一)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二)民主与科学
百年中国7集5分6秒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愚昧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民主:既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制度,也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
科学:狭义的是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是指社会科学而言。强调要用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

第四讲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ayaxie93513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