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清河营郊野公园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0年9月
目录
一、项目概况 1
1
项目名称、地址及性质 1
项目内容及建设规模 1
配套设施 1
建设周期 1
项目与相关规划的相符性 1
二、环境质量现状 2
大气环境 2
声环境 2
水环境 2
三、污染源强及其影响分析 2
施工期污染源强及其影响 2
运营期污染源强及其影响 4
四、环境保护措施 5
施工期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5
7
五、结论与建议 8
一、项目概况
拟建项目位于朝阳区来广营乡北部,靠近奥运村,望京新城及天通苑等大型居住社区,是规划郊野公园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建设是完善北京市城市绿地系统、改善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需要;对满足周边居民休闲、游憩和健身需求,改善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项目名称、地址及性质
项目名称:朝阳区清河营郊野公园。
地址:清河营郊野公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乡北部,东至来广营乡界,西至北苑东路,南至新生村村界,北至北苑污水处理厂南红线。
项目性质:新建郊野公园。
项目内容及建设规模
公园南北长约1300m,东西宽约400m,。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绿化工程、道路及广场工程、配套设施工程、拆迁工程等。,北京市和朝阳区两级政府按照7:3的比例投入。
配套设施
新建北区管理用房两座,总面积1940m2;新建南区管理用房两座,总面积700 m2;新建北区服务用房1座,面积400 m2;新建公共厕所4处,总面积300 m2;新建避雨棚6处,座椅180个,果皮箱110个,指路牌70个,植物标识牌1600个。
建设周期
评价时段分为施工期和运营期。施工期从2009年5月到2010年5月,共计12个月。
项目与相关规划的相符性
本项目建设,符合《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明确提出的要“围绕中心城以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形成公园环及四环路、五环路景观防护林带”及中心城绿化建设“点状绿地:逐步实现各级规划公园绿地、居住绿地、附属绿地,形成系统完整、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的中心城点状绿地布局。实现居民出行500m见绿地,消除公共绿地服务盲区”的要求。
二、环境质量现状
大气环境
2010年9月监测点的常规污染物NO2和SO2的小时浓度值和日均浓度值指标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修改单(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监测点的 PM10存在超标现象,,%。PM10超标的主要原因为:监测时段在秋节,北京地区风力较大,且项目区周边过往运输车辆扬起尘土,容易产生扬尘,造成超标。
声环境
监测结果表明,~(A),~(A),监测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的要求,项目区声环境质量良好。
水环境
(1)地表水
根据2010年七月北京市环境保护局网站公布的河流水质状况,位于项目区的清河下段为劣V类水质,劣于清河规定的V类水体功能标准。可见,项目区水环境指标较差。
(2)地下水
本评价收集2008年《北京市环境质量报告书》中的项目区地下水监测资料,从项目区的地下水质量资料来看,各项指标均符合地下水质量Ⅲ类标准,项目区地下水环境较好。
三、污染源强及其影响分析
施工期污染源强及其影响
大气污染源及其影响
项目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污染主要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包括散状物料的运输和装卸,以及施工车辆、筑路机械等运行产生的扬尘。主要影响因子为总悬浮颗粒物。
扬尘属于粒径较小的降尘(10~20m),在未铺装表面的(泥土)上极易起尘。由类比资料可知,施工期扬尘对项目区的环境空气所造成的污染较重,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中TSP日平均浓度指标,且影响范围较大。新建
项目在建设初期极易起尘,在施工过程应注意对堆土等定时洒水,可以有效地抑制扬尘的污染。
废水污染源及其影响
拟建项目对项目区周边地表水的影响主要包括施工营地生活污水的污染及施工区生产废水的影响。
(1)生活污水
施工期项目施工人员会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若这些施工营地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附近水体则有可能对水质造成污染。因此,在施工
朝阳区清河营郊野公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