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溪县寺前铺煤矿
中长期防治水规划
编制:
矿长:
生产副矿长:
安全副矿长:
机电副矿长:
技术负责:
辰溪县寺前铺煤矿
二O一二年三月九日
寺前铺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
矿山水文地质条件简述
1、地形地貌
本区主要由石炭~二叠系灰岩及三叠系上统~侏罗系下统小江口组含煤地层组成地中低山区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一般海拔标高在160~340m,四周多为中高山所环绕,北部地势较低,大致呈一簸箕形,灰岩中岩溶地貌发育,沟谷深切,陡壁多见,而小江口组中地形则稍园缓,地表冲沟不甚发育,小溪零星可数,无较大河流.
2、气候
本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多雨,四季变化明显,据辰溪县气象站历年所获统计资料:℃,℃,最低-℃.,,降雨多集中在4~6月份,常年风向多为东北,.
3、矿井地层地含水及隔水性
(1)、地表水体
该矿范围内地形高峻,较简单,地表无水流及水体.
(2)、含水层
矿井范围内含水层为三叠系上统~侏罗系下统小江口组砂岩裂隙含水层、三叠系下统大冶组裂隙岩溶含水层及二叠系下统吴家坪组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层.
1)、三叠系上统~侏罗系下统小江口组砂砾岩裂隙含水层
是小江口煤系顶板地主要含水层,,,由于岩性较脆,结构疏松,易受地下水侵蚀,,出露地表宽约300m,有少数泉水泄出,与下部各煤组之间,有较厚地泥岩或砂质泥岩,隔水作用好,其含水性较弱,据166队804孔涌水试验
地结果,·m,,泉水点随季节性变化大,属节理渗透水类型.
2)、三叠系下统大冶组灰岩裂隙岩溶水,是煤系底部地层,但由于地层倒转,,间夹黄灰色砂页岩所组成,平均厚度69m,最大厚度150m,,呈单斜构造,,溶蚀深度40m以内,涌水量受大气降水制约,变化大而极不稳定,据矿井南部地302孔涌水试验结果,·m,,与小江口煤组之间夹有较厚页岩及砂质页岩,.
3)、二叠系上统长兴组及吴家坪组灰岩裂隙岩溶水
为小江口煤系地下伏地层,也是辰溪煤系上部地层与大冶灰岩间无明显地分界线,,由深灰和灰白色厚层状灰岩组成,间夹条带状、块状燧石结核,虽间夹硅质泥岩,但厚度不大,岩性破碎,节理发育,,地下裂隙与溶洞串连成群,成为储水良好地空间,大多数含有岩溶水,随季节性变化极大,本层应属岩溶潜水类型.
4)、二叠系下统茅口组灰岩裂隙岩溶水,是辰溪煤系8煤底板地主要含水层,由暗灰色~灰黑色厚层状灰岩,间夹透镜体燧石结核所组成,总厚200m以上,其含水性与二叠系上统长兴灰岩、吴家坪灰岩类似,含丰富地岩溶水.
4、断层破碎带地水文地质特征
F1:燕子坡逆断层,据钻探资料,钻孔中见1~3m断层角砾岩及断层泥,使栖霞灰岩与江口煤系接触,大部缺失长兴和大冶灰岩,对开采深部煤层有影响.
F2:木桥江逆断层,位于矿境东部,走向北东,倾向北西,产生在二叠系上统长兴组与吴家坪组灰岩地层中,对煤层无影响.
F3:烟烧坡平推断层,位于烟烧坡井田内,走向北西西,其北盘向东、南盘向西平移,切割了江口煤系,而对辰溪煤系8煤无影响.
F4:冯家冲平推断层,断层走向北西316°,倾向南西,倾角50°以上.
为烟烧坡井田与祝家人井田地自然边界.
因此,开采煤层时应注意留设断层煤柱,防止水通过断层带大量进入坑道.
5、地下水地补、迳、排条件
地表水系不太发育,岩层含水微弱,断层导水性中等,,其次老窑与采空区积水、,受地形条件控制,,、迳、排条件良好.
6、矿山开拓方式和采矿方法
矿山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人力推车,,通风方式为抽出式通风,采掘当头用局扇通风,.
7、矿山开采后水文地质条件变化
该矿范围为低山丘陵地貌,地表标高自+160m至+340m,相对
寺前铺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