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设计史》课程(0504041522)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 中外设计史
课程代码:0504041522
学分与学时:4学分 72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授课对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用艺术设计的眼光和思维来审视中外设计艺术活动的发展历程,是一项值得关注的课题,这一崭新课题帮助我们了解祖先在造物活动中的设计动机和绵延二十余世纪的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的设计思想,同时也帮助我们了解设计活动和设计风格的演变。对于中外的艺术设计思想,特别是反映在若干经典中,在诸多层面上从设计的视角予以解释。此外,中外设计史还将系统地对设计与文化的关系、设计与古代科技的关系,以及对近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作一次全面的分析,对诸多问题进行梳理,从理论思辩的深度进行研究并阐释。本课程的任务就是站在理解、分析角度上对中外艺术设计史的演变回顾有一系统的认识,促进学生对专业设计的深度理解,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特设计的理念和设计观,并在此基础上与时代文化发展密切联系,把握时代的脉搏,创造出合理化的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理想设计。
三、学时安排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章节
内容
学时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
2
第二章
夏商周时期的艺术设计
3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艺术设计
4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艺术设计
4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设计
3
第六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艺术设计
4
第七章
宋辽金西夏时期的艺术设计
4
第八章
元代的艺术设计
4
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艺术设计
4
第十章
中国近代史上的艺术设计
5
第十一章
西方史前的艺术设计
2
第十二章
古代东方的手工艺艺术
4
第十三章
古代西方的手工艺艺术
4
第十四章
西方早期工业社会的艺术设计
5
第十五章
西方工业化社会的艺术设计
10
第十六章
:西方后工业社会的艺术设计
10
合计
72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
教学目的:本章从原始社会的石器产生与制作开始,探讨艺术设计的起源和随之发展起来的诸种手工艺品种的生产、技术水平、艺术特色。让学生了解人类设计的创造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基本要求: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使学生了解艺术设计的起源,并掌握中国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的概貌。
重点与难点:
重点: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
难点:原始居住设计的形式极其意义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主要内容:
第一节:设计的起源与石器的制作设计
第二节:器物制作与设计形式
第三节:原始居住设计的雏形
第二章:夏商周时期的艺术设计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使学生了解掌握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形制设计和城建布局与建筑设计的特色,并能灵活运用到自己的设计创作实践中。
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和了解我国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交通运输工具、城市建筑、丝纺织物和服饰等方面的艺术设计特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青铜器的形制设计
难点:古代城建布局与建筑设计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课堂讨论
主要内容:
第一节: 青铜器的概念、种类与形制设计
第二节: 古代交通运输工具的设计规范
第三节: 古代城建布局与建筑设计
第四节: 古代丝纺织物与服饰艺术设计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艺术设计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使学生了解掌握春秋战国时期在铁器、青铜器、陶器、漆器等工艺设计方面的特色,并能将我国古代的设计思想和现代设计思想灵活融合来指导自己的设计创作活动。
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和了解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在铁器的制作设计、青铜器的设计创新、陶器、漆器、服饰等方面的设计特点并掌握我国古代设计思想的渊源。
重点与难点:
重点:冶铁的发明与铁器的制作设计极其影响
难点: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源泉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主要内容:
第一节:冶铁的发明与铁器的制作设计
第二节:青铜器的设计演变和创新
第三节:制陶业的发展、陶器种类、陶器的设计的样式
第四节:漆器工艺与设计
第五节:中国古代理论家的设计思想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艺术设计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使学生了解掌握秦汉时期在纺织、印染、服饰、漆器、车船、车船、建筑等工艺设计方面的特色,并能理解我国汉代出现的设计理论,加以灵活运用,指导自己的设计创作。
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我国秦汉时期在纺织、印染、服饰、漆器、车船、车船、建筑设计等新的工艺设计特色,并能理解运用这个时期出现的设计理论。
重点与难点:
重点:秦汉时期的漆器业的兴盛极其启示
难点:汉
《中外方案史》课程教学大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