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伺进行研究
第一节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个体心理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一)认知
认知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和语言等。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开始于感觉与知觉。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而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的认识。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在知觉中,人的知识经验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们通过感知觉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并没有马上消失,它还保留在人们的头脑中,并在需要时能再现出来。这种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叫做记忆。
人不仅能直接感知个别、具体的事物,认识事物的表面联系和关系,还能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间接、概括地认识事物,揭露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对事物的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是思维。人们还能利用语言把自己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与别人进行交流,接受别人的经验,这就是语言活动。人们还具有想像的活动,这是凭借在头脑中保存的具体形象来进行的。
人的心理具有意识的特点。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人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能够预先计划达到目的的方法和手段。人不仅能觉察到客体的存在,而且具有自我意识。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这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注意和人的意识有密切的关系。注意是意识对事物和活动的指向和集中。它出现在人的各种认知和行为中。注意的基本作用是选择信息。没有注意的作用,人就无法清晰地认识事物,也无法准确而迅速地完成某种活动。
(二)情绪和动机
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属性、特性及其关系,还会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起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这就是情绪或情感。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而情感一般是指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两者都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又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
人类的认知和行为不仅受情绪和情感的影响,而且是在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所谓动机就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动机具有性质和强度的区别。动机不同,人们对现实的态度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也不一样。
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做意志。意志与个体的认知、情感有密切联系。
(三)能力和人格
人在获得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或者说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还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特性,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差异。人们的心理特性有些是暂时、偶然出现的,有些是稳固、经常出现的。这些心理特性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另一重要方面。
心理特性包括能力和人格两个方面。例如,有人记得快,有人记得慢;有人善于想像,有人善于思考,这是能力的差异。有人比较温柔,有人比较粗暴;有人敏捷,有人迟钝;有人谦虚谨慎,有人骄傲自满;有人坚强,有人怯弱等,这是人格的差异。正是这些心理特性,使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另一个体的心理活动彼此区别开来。
总之,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互相依存。
二、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这是人的意识的第一个特点。人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能够预先计划达到目的的方法和手段,这是人类意识的另一个特征。
人的心理除了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这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知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比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就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出现的。无意识现象也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三、认识心理的本质和途径
(一)心理是脑的功能
大量的研究表明,心理现象是脑的功能。例如,临床的研究发现,语言表达功能的障碍是和大脑额叶特定区域的损伤有关的;而老年性痴呆症是大脑双侧颞叶及海马受损伤的结果。脑是心理的器官,或思维的器官,无头脑的思维是不存在的。
从另一方面说,心理的产生也依赖于神经系统与脑的出现。人的心理是神经系统和脑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低等动
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伺进行研究]山东大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