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矮化密植栽培,就是把大株稀植的乔木改变为矮小紧凑的近似于小灌木植物,是一种新型栽培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节省土地资源,有利于集约化栽培,有利于现代化管理。
一、矮化密植栽培的理论依据
1、枣树童期短,具有早花早果的特性
农谚“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还钱”,就科学地说明枣树具有早花早果早期丰产的习性。枣树早期产量的形成,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单位面积枝叶量多少、土壤覆盖率高低呈正相关。所以,采用矮化密植,加大群体结构,增加枝叶量,提早达到丰产指标,可为矮化密植枣园早丰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2、结果枝组稳定、修剪措施简化
枣树的结果枝组是由枣头直接发展转化形成的,生长量小,连续结果能力强,一般有效结果年龄长达1-7年。同时,一个结果枝组的结果基枝、结果母枝,几乎在1年内形成,它的长势,结果能力比较平衡,在枝组有效结果年限内,一般不需更新修剪。枣树这种枝组生长量小,修剪措施简化,极有利于矮化栽培。
3、花芽容易形成、丰产性能稳定
枣树花芽分化是于枣吊生长同时进行,边生长、边分化,且可多次分化,多次开花结果。所以,在矮化栽培时,只要调节好生长与结果关系,加强肥水管理,不用考虑花芽培养、留量和分布状况,年年都能获得丰产稳产。
4、隐芽萌发力强,更新结果快
枣树的隐芽寿命长,再生力强。一经刺激即能萌发枣头,枣头经过强化管理后,当年即能开花结果。枣树枝芽的这一特性,有利于矮化枣园枝干、枝组,当年更新、当年结果。
二、矮化密植枣园的栽植与管理
1、园地选择
矮化密植枣园栽培植株多,地下根系密度大。园地应建立在土层深厚、较肥沃、通气良好的土壤条件下和浇水方便的地块,才能早果丰产。建园前要对全园土壤进行深翻整地,对栽植行内深翻60~80cm,增加活土层,保证植株栽植后根系生长发育有足够的营养条件。
2、栽植密度
矮化密植枣园能获得早果丰产,主要是单位面积栽植株数多,群体结构大,土地光能利用充分。但栽植密度不是越密越好,而是有一定的限度。一般亩栽440株(1×),或亩栽330株(1×2米)。枣粮或枣菜兼作亩栽220株(×2米)。
枣树栽培行向以南北行向为最佳,因为南北行向植株的侧受光均匀,中午强光射入角度大,果实着色好,成熟期早,果实品质优。
3、栽植时间
以春季定植为好。因枣树发芽较晚,且对气温要求较高,过早栽植会影响成活。
4、苗木质量在矮化栽培条件下,只有选择发育充实健壮的优质苗木,栽植成活率高,缓苗时间短,植株个体群体发育良好,达到单株结果早,群体早丰产的目的。因此,在选择苗木时,即要保证品种纯正,又要保证苗木充实健壮,生长整齐,以减小株间差异。
5、栽植方式在栽植方式上高密度多采用长方形栽培,即行距大、株距小。超高密度多采用三角形栽培,即植株呈三角形排列,植株互不拥挤。栽植方法一般多采用壕沟栽植;一般沟深8Ocm,宽6Ocm,栽前壕沟内施入高质量的有机肥料(一般每亩施4000kg基肥),肥料施入后与沟内土壤搅拌均匀,再行栽植。苗木栽植深度以原有栽植深度为宜。栽后及时浇水,保栽保活。
6、土肥水管理矮化枣园单位面积株数多,根系密度大,分布层浅,个体之间竞争激烈,加之进入结果期早,产量高,树体负载量大,对土肥水的要求比常规栽植要高。如管理不善,很容易形成土壤养分缺乏,树体发育不良,结果晚,产量低。
(1)土壤管理
枣树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